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杂项】牙雕作品古有之,牙雕保养有诀窍

2009-06-20 11:0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雨凌
对于那些极其脆弱的牙雕,要采用传统的方法及时进行加固处理,制作囊盒并配备专柜妥善放置。

我国牙雕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就曾发掘出精美的牙雕制品。商代以后,考古出土的象牙雕刻和象牙制品,更是层出不穷。辽、金、元、明、清等朝代都在北京建都,帝王们也都把象牙列为皇家供品,明代的果园厂和清代的造办处都有专门为皇宫制作象牙制品的机构。至于清代乃是我国象牙雕刻的鼎盛时期,以康、雍、乾三朝尤为突出。到了清末,随着国力的衰微,以前为宫廷制作奢侈品的牙雕艺人纷纷流入民间,使牙雕艺术逐渐在民间发展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荟萃着我国著名牙雕艺人的北京,继承传统,雕刻艺术又焕发出新的活力。牙雕作品几十年兴盛不衰,使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如现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跃进龙舟》牙雕是北京象牙雕刻厂为庆祝建国十周年,由著名牙雕老艺人崔长轩、老技工孙宝元等33人集体设计创作的,并刻有郭沫若题字“乘风破浪”。牙雕长152、高76厘米,重132.5公斤,历时8个月于1959年7月完工。牙雕以“跃进龙舟”为主题,舟身用整根象牙雕成,上有三层楼阁和大纛。一层为各民族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二层为小放牛、手鼓舞和刘海戏金蟾等民间舞蹈;三层为少先队员放气球,共69名栩栩如生的人物。龙口衔珠即“龙戏珠”,整体气势磅礴,局部雕刻细腻,堪称牙雕史上的巨制和佳作。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