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7岁高龄的耿宝昌,鹤发童颜,思维敏捷,十分健谈。说起多年前那段往事,他坦言,时至今日才能得以释怀。老先生投身文物行业70余年,经手过目的历代陶瓷精品数百万件,耿宝昌先生最得意的就是自己的双眼。他从15岁做学徒的时候就开始练这双“火眼金睛”。耿老已经87岁了,他说自己双眼的视力仍然是1.5。在这几十年当中,耿老为国家鉴定了数万件一级文物,在文博界他被称作是“人间国宝”。
在北京的故宫里,收藏了30多万件的珍贵瓷器,古陶瓷鉴定大师耿宝昌每件瓷器都过过目。在他的鉴定生涯中最为人称道的一次,就是1994年耿先生从香港的拍卖会上以110万人民币拍卖回的成化罐。历史上明代成化宪宗皇帝非常喜欢小器物,那个年代最常见的官窑瓷器都是碗、盘等小件,故有“成化无大器”之说。而这个通高31厘米,口径17厘米的成化罐则是现存少有的大件器物。目前全世界也只有四只,而故宫的这个是惟一一个带盖的最完整的成化罐。但有人认为这个带盖的成化罐是假的,这个争论一直持续到了今天。现在它的身价已经涨至2千万人民币。
耿宝昌说:“搞鉴定这个问题一定是你不是把真的认准了,你就把假的认准了,反正你得准一面。认准了真的、假的,就跟真假包公、真假李逵一样,就跟最近的真假乾隆皇帝一样。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认准了真的,假的就剔除出来了,所以像这个东西得有记性。老伴说我啊,你就是破瓶子、烂罐子你什么也不会,就懂这个。但是我就是这样,懂这一门。你说扑克牌我不会,麻将牌我不会,谁管谁我不知道,一说这个怎么回事,马上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耿宝昌的火眼金睛是在文物店做了十年学徒练就的。他的老师就是人称“宣德大王”的孙瀛洲。孙先生是享誉20世纪中国博物馆界的著名瓷器专家,三十年代开的“敦华斋”是京城极其有名气的文物店。15岁时,耿宝昌在初次来到敦华斋时,觉得文物店的工作看起来很干净,便留下来做了学徒,从此跟随老师练古瓷鉴定的童子功。
在老师的门下做学徒最初干的都是体力活。敦华斋每年都要来十几个学徒,但能留下的也只有几个人。耿宝昌的踏实逐渐赢得了孙瀛洲的信任,并让他管理库房。为了学习鉴别文物的真伪,耿宝昌总是非常仔细地留心老师与客人之间的谈话。一次他听得出了神,给客人点烟时竟烧了自己的手指。
敦华斋每年光库存就有一万多件的官窑精品,现在一个普通的博物馆也只有几千件而已。耿宝昌称自己读了古瓷鉴定的“哈佛大学”,受到了最专业的训练。在老师的影响下,15岁的耿宝昌虽然人小但是志向却很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