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王昆到民间征集青花瓷器,他就在一个老者的家中发现了一个元青花的壶,这位老者也不以为这是一件稀奇的东西,但经过多个专家的鉴定,这确实是一个凤纹的元青花。因此,王昆认为这种民间的传承的有的。
目前对于这件鬼谷下山,我们进行了一番周折的调查,但却不知该如何结论,主人说是祖传的,而王千似乎也不像在骗人,各方专家关于真假的结论截然不同,从不同角度,听起来都很有道理。那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现在让我们回到调查的现场,王千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说慌,第二次带我们来到楚雄,找到了几个月前和汤先生一起购买假罐子的那家古董店。王千认为,这家店主一定能揭穿这里的谎言。
彝人古镇某古玩店店主,调查的重要证人。当然,在给店主看照片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告诉他我们的真实目的。
问:这是您卖的吗?
古玩店店主:应该是,当时我们俩个还拿抹布擦了半天,擦擦擦那些黄斑没擦掉。
如果店主能认出照片上的鬼谷下山是自己卖过的,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店主:看照片看不出,这种我也记不得嘛,还有从照片上看不出来我跟你讲,照片看不出来。这种东西很具体的一定要看实物,我觉得倒是有点像。当时我大理这边有个朋友说要要,后来见到了这个罐子,我还给他洗过,洗了半天洗不干净 它不是有些黄泥巴。
问:黄泥斑洗了半天洗不干净?
店主:嗯,洗不干净,洗不干净他就不愿意拿出来了。不要了,呆了一段时间王千的朋友就来拿了。
问:它底下有没有款?
店主:底下有一款 有几个字。
问:是什么字?是古相博陵第吗?
店主:好像是博陵第,好像有几个字。
问:那您说那罐子要是您亲眼看见能认出来,是不是您曾经卖过的吗?能认出来吗?
店主:大体知道但是不敢肯定。
问:就是把那个罐子拿到您面前,您也不能确定是吗?
店主:大体有点像,不敢肯定。
反复看了照片,在王千的一再提示下,店主还是说出了一些这个鬼谷子具有的特征,可最终他还是非常不确定,并告诉我们他曾经卖过的有这种类似特征的东西很多。
在整个调查中,王千带着我们到处搜集证据,但都没有成功,他的目的我们不知道,个人的恩怨也不是我们关注的。这件瓷器到底是真是假呢,在对各方的采访中,大家都提到罐底的这个罕见的方形突起物。上面写着古相博陵第五个字,从这个视角来调查,会不会对我们理解和接近元青花的真相更有意义呢?
沈安林:古相博陵第有三种一个是长方形的,二个是葫芦形的,三个是如意形的这三种 这个东西我估计是个标志 不能看这个标志要结合它的其它的整个方面看 通过全部看了过后 觉得它这个博陵第是对的 对了的就是 当时就是元代弄上去的或者一次性烧制的。
但是故宫的专家王建华曾经说过,按照各个博物馆馆藏的元青花来看,从来没有出现过古相博陵第的标识。
王建华:有一种叫赝品,像书画一样,就是它有本,照着这个本去模画,模仿。基本上赝品应该还是说一点一点地去画,还是比较像的。还有一种叫仿品,也许它仿釉,也许它仿胎,也许它防造型,也许它仿画。但是,它也许随便就这么一想,自己标榜元青花,还有上面写什么大元国什么,乱七八糟这个那个的。就把别的文物上的名款,别的品种的名款是真的东西的名款那个块给拉下来放在元青花上。这件东西,我觉得是臆造,没有什么根据,就是造的,现在想造什么造什么,突发奇想的事太多了。
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们昆明有学者专门针对这个款进行研究多年,我们赶紧来到这家被称作古相博林第艺术馆的地方,这个新发现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答案呢?
看来我们这个调查现在是头绪越来越多,关于这个罐子本身所引发的一系列思考啊我觉得不单是咱们有点糊涂,甚至恐怕身陷其中的一些专家们拥有者,他们自己也有点不明就里了,但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呢?且看下回分解。
(责任编辑:博古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