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玉器】玉器文化(四):王权之玉

2009-07-11 14:01
来源:镇平一心玉器 作者:佚名
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有崇高而神圣的地位,而玉器文化,也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明。

玉门关,一座被历代诗人反复咏叹过的关隘,响亮的名字源于那条玉石之路。

当年统治新疆地区的是一个叫鬼方的部落,在这个地区,蕴藏着中国最丰富的玉石矿产。

就这样,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在商代甲骨文的记载中,专家找到了关于商王朝征讨玉石的文字。

一片甲骨上记载着“取玉”的内容,而一片甲骨则记载了“征玉”的内容。

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杨伯达介绍说:他为什么跟鬼方打仗,打了3年,你想古代人连续打三年这个仗,非打不行的,他为什么?我的分析就是为了取玉,我估计鬼方不进贡,因为玉是宝贝,鬼方不给他进或者进的少,冲突就起来了,非把你鬼方打垮了,打垮了他就可以随便往外拿了。

战争持续了整整3年,鬼方部落在这场战争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一条延绵数千公里的特殊通道就此打开了。

这之后,从昆仑山上开采下来的玉料通过这条特殊的玉石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原,它奠定了此后数千年中国玉文化最根本的物质前提。

玉料的充足供应,也使商王朝的玉文化走向了兴盛。

据专家考证,玉门关是新疆和田玉料进入中原地区的第一个关口,它的位置在敦煌以西,汉代的时候,朝廷派兵驻守,并正式定名玉门关。

古代玉石经过玉门关后,还要两次东渡黄河,最后到达雁门关。

雁门关是蒙古草原和中原地区的分水岭,也是玉石之路进入中原的最后一个关口,一旦越过这个门户,新疆玉石就算真正进入了关中地区。

这条延绵数千公里的玉石之路的终点,则是商王朝的都城。

一个创立了辉煌青铜文明的古老王朝,在它统治的数百年时间里,同时也创造出了当时最辉煌的玉器文明。

这是古老中国从史前文明进入王权社会后,古代玉器文明的第一个巅峰。

在那个由王统治的时代里,古老的玉器虽然依旧散发着神秘的光芒,但它已经不再是原始部落神秘巫术的象征,它的主人也不再是当年的部落首领和巫师,王的权威让这些古代玉器承载了最为神圣的含义。

在新的时代里,王的权威开始在玉石上彰显出来,玉石也不再只是一种美丽的石头,在王的手中,这是他们专门享用的圣物。

北京玉学玉文化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于明介绍说:这个玉只限于在王公贵族阶层使用,不能到平民百姓中使用,所以从使用玉的时代讲叫“王玉时代”。

从1928年殷墟的正式考古发掘开始,那些王权专有的玉器便不断出土,但它们最为惊人的一次面世,是在1976年。

1976年的春天,由郑振香、陈志达夫妇带领的殷墟考古队在做日常的地面清理的时候,不经意间的发现却改变了他们的计划,而这也意味着一部古代玉器的文明史也因此而改变了。

在此之前,虽然在殷墟的历年考古发掘中都有不少的玉器出土,但在人们看来,商王朝只是一个青铜文明的王朝,史前辉煌的玉器文明像“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发展到商代,似乎有渐渐消隐的趋势,但是,这一切的猜想都因为一座墓葬的发现而完全改变了。

在考古小组经过仔细的探测之后,一个墓葬的雏形出现了,在发掘工作进行到5月16日这一天的下午,考古队员的探铲打到了古墓坚硬的夯土层上。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陈志达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这样子一来,就确定它是一个墓,但这个墓究竟有多重要,能出多少件东西,谁也讲不清楚。

这是一个奇迹——人们遇到了殷墟第一座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过的宝库。

不过,看起来这并不是一个很壮观的墓葬,深约8米,总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但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当人们在挖掘墓葬的填土时,琳琅满目的遗物就不断地出现。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郑振香回忆说:当时没有下脚的地方,就是说地上全是东西,脚都没处放。

清理完6层遗物,很快就进入了墓主人的棺室,这里是一个玉器和铜器的世界,由于数量太多,人们不得不用水桶和竹筐装了往上送。

陈志达研究员回忆说:那个水桶啊,一桶一桶提上来了,因为没办法挖,都是泥浆里弄出来的。

这是一个巨大的商代玉器的宝库,在这个总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的墓葬中,一共出土了755件精美的玉器。

它的主人是商王的妻子妇好,这位生前得到商王恩宠的女人,死后也拥有最豪华的陪葬。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