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探秘南越王墓,走进岭南王国(四)(2)

2009-07-14 10:37
来源:百度空间 作者:佚名
陆贾到了南越国的都城番禺,却被傲慢的赵佗拒在番禺城外,就是今天广州城的增涉河一带,陆贾几经周折,但见到的赵佗全然不是秦朝时中原人的形象,

陆贾到了南越国的都城番禺,却被傲慢的赵佗拒在番禺城外,就是今天广州城的增涉河一带,陆贾几经周折,但见到的赵佗全然不是秦朝时中原人的形象,而是以岭南越人的老大自居。

陆贾和赵佗的一番唇枪舌剑后,南越国在名义上开始对汉朝称臣。

这是南越国走向兴盛的一次转折。这时的南越国不仅没有了战争的威胁,而且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岭南。

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广东省五华县华城镇的狮雄山上,发现了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秦汉时期的建筑遗存,出土了大量瓦当和陶片。

据五华县志记载,正是在中原的汉朝使节陆贾到来时,赵佗在这里修建了长乐台,长乐台见证了南越国和西汉那一段友好往来的岁月。

在西汉疆域的最南部一个叫做长沙国的诸侯国,以五岭为界,岭北的长沙国,地盘就在今天湖南省一带,和南越国一岭相隔,中原和岭南的贸易关口,就在南越国和长沙国的交界线上。

如此友好往来的局面持续只有一年多的时日,在创立西汉王朝的刘邦死后,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吕后开始执政,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南越国迎来了一场立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

赵陵村,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东郊,在村子里的一条马路边,有一处高起的土台,正是2000多年前赵佗祖宗的陵墓,赵陵村也因此得名。

公元前183年,一队汉兵来到这里,刨掉了赵佗的祖坟,还捕杀赵佗家族人氏。

更让赵佗不能接受的,是吕后关闭了和南越国的贸易关口,严禁铁器和母畜进入岭南。

据《史记》记载,盛怒的赵佗派兵北上,把怨恨发泄在南越国的邻国——汉帝国南疆的长沙国。

自立为南越武帝的赵佗,同汉帝国公开分庭抗礼了。

汉帝国南疆突然燃烧的战火,接着引发了更大的战争,西汉中央军开始向岭南的赵佗猛烈反扑。

那么,为什么因为铁器和母畜,引发了西汉和南越国两个政权大动干戈呢?

1976年,就在郁江岸边的广西贵港市罗泊湾,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古代大墓。

广西博物馆的蒋延瑜介绍说:墓主人的主棺分两层,外面的都是实木板,大墓出土的大量石器、铜器、陶器,从年代断定来看,应该是西汉文帝、景帝时代,也就是西汉前期,就是南越国时期。

这座南越国时期的墓葬,还陪葬有7个殉人,还有数量众多的陪葬品,在写有“胡燕”二字的独墓棺里,还葬有一个年轻的女子。

蒋延瑜介绍说:番禺的规模小,看陪葬品的组合,墓的下面一层没有盗,棺室有前中后,完整的话陪葬品很多,能够说明身份的有鼎,有5个鼎,应是诸侯一级,相当于全国地方一级行政机构,郡守郡尉,应是桂林郡的最高长官,郡守或郡尉。

陪伴这位南越国地方最高长官的,还有两件木椟,叫做东阳田器志,罗列了数目众多的农具名称。

1983年,就在广州发掘的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胡的大墓里,发现了众多的铁器,从南越国的国王到南越国的地方长官,对铁器的看重似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据《山海经》和《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全国的产铁地点和铁官设置,岭南是个空白点,到汉武帝时代,岭南还没有建立较具规模的冶铁业。

对岭南刚刚拓荒的南越国来说,五岭以北的长沙国,是南越国和中原贸易往来当中最主要的诸侯国。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器物,从中可以推测当时南越国和和西汉贸易往来的一些细节。

当时的长沙国,手工业和农业已很发达,马王堆汉墓出土了许多农作物,记载农作物的竹简就有24支。

而在当时的中原,牛耕和铁制农具已经广泛使用。

西汉初年的铁制农具铁铧、耧车,在当时中原已经得到推广,对于岭南,这些农具的先进足以让越人吃惊。

广州市文化局的麦英豪介绍说:现在看《史记·南越传》,一个是牲口,一个是铜铁器,铁农具,都是发展畜牧业、农业最需要的两样东西,恰恰吕后就卡住不让进来。

显然,这个被群山阻隔在大海之滨的岭南王国,它的安危和崛起,和中原金铁田器和牛马耕畜源源不断的输入关系极大。

这场因为贸易引发的南越国和西汉王朝的战争,相持了一年多,西汉的中央军和长沙国的地方部队,最终没能突破赵佗的岭南防线。

2000多年以后,一次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让今天的人们看到了那场战争留下的痕迹,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利苍妇人墓一旁,一个被命名为3号墓的利稀墓被打开了。

长沙马王堆汉墓博物馆研究员介绍说,墓室出土了地形图和驻军图,是带兵的人生前所用之物,通过这些推断,这个武将肯定是长沙国南部的人,也是同南越国打仗的人。

从大墓出土的一幅帛画上,可以看到和南越国交战的这位将军的形象:他带着一种汉代叫做武冠的帽子,腰陪长剑。

后来知道,利稀墓室里出土的地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彩色实测军事地图,地图主区大致比例为180000比1,即古代的一寸折十里。

在一幅叫做长沙国南部驻军图上,可以看到部署了9支部队,分别是汉中央的周都尉军、徐都尉军、司马得军三支部队,长沙国的一支地方部队叫做桂阳军。

军科院的教授霍印章介绍说:这个驻军图就是吕后七年,汉军与南越军相对峙的真实反映,除此之外,其它历史阶段都没有形成这个局面,这个局面刚好说明汉军不能越岭,南越的军队也不能北上,所以相互对立。

当南越国和西汉的贸易通道突然间被斩断,在荒蛮的岭南崛起的南越国急需岭北的生产工具时,面向大海,有没有一条互通有无的贸易路线呢?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