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消失的夜郎国:源于“夜郎自大”的西南夷(一)(3)

2009-07-16 16:3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夜郎古国的四重面纱 自从旅游业在中国兴起,文化旅游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作为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夜郎国的

夜郎古国的四重面纱

自从旅游业在中国兴起,文化旅游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作为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夜郎国的人文价值开始逐渐被世人看重。一段时间以来,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都在争抢“夜郎”的归属权。那么,夜郎国究竟在哪呢?

为了寻找夜郎古国,考古人的足迹遍及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由于在史书中找不到更多的线索,他们希望通过考古发掘让夜郎古国重新复活。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满腔热情的考古学家们难以面对尴尬的现实:夜郎古国神秘的面纱刚刚揭开一角,探寻之路却已山重水复。

近半个世纪以来,对夜郎古国苦苦追寻的人们已经找到了夜郎国确实存在的证据,但遗憾的是,至今仍没有人能见到夜郎的“庐山真面目”。 时至今日,夜郎古国至少还存在四大谜:

第一个谜,是古夜郎的疆域和都城在哪里。作为一个国家,不论它是大是小,不论它存在过多久,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统治范围,存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要确定其疆域,首先要确定其都城——也就是政治中心的所在。现在,贵州、云南、广西和湖南的一些地方都认为自己的故乡是夜郎国的都城。这些说法都能引经据典,并非子虚乌有。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夜郎国都吗?以前一些学者提出的“夜郎国都在不断迁移”的说法真的正确吗?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曾经存在过的国家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如此频繁地迁都。因为迁都毕竟是一个需要花费精力、民力、物力、财力的重大事件。

第二个谜,就是谁是夜郎国的统治民族,或者谁是夜郎国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对于这个谜有四种答案。有人说夜郎国的统治民族或者人口最多的民族是苗族,有人说是彝族,有人说是布依族,还有人说是仡佬族。这四个民族都成立了民族学会,为获得本民族是夜郎古国的先民寻找有力证据求证,但还没有任何一个找到了能够一锤定影的证据。

第三个谜,是夜郎国所处的社会阶段是什么样的。夜郎国是末期阶段的原始社会,是早期阶段的奴隶制社会,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还是早期的封建社会早期?如果能知道夜郎国所处的社会阶段,对确定夜郎国的历史地位、追寻夜郎国的起源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个谜,是夜郎国究竟存在了多长时间。夜郎国灭亡的事件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但它建于何时,起源于何时,却没有记载。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夜郎国存在了300年左右。但是这种说法没有获得统一认识,没有实际证据。

这四个谜虽然至今没有被解开,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线索。贵州赫章可乐““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发掘,就为解密夜郎文化提供了重要帮助。

彝族默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志》中说,西南夷建立的政权有数十个,其中夜郎国是最大的。西南夷在历史上泛指云贵高原与川西的古老民族,夜郎文化就是西南古老民族文化的代表。

自从可乐地区农民因农事活动发现第一批出土文物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对此在可乐地区进行发掘,共发掘古墓近400座,出土文物2000多件,其中,战国、西汉、东汉时代都有大量的文物出现。出土的石、陶、玉、青铜、铁、玛瑙等不同质地的农具、生活用品、战斗兵器、装饰品及农耕画像砖、乐工图画像砖等大量文物,充分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独特的夜郎民族文化,以及秦汉时期的汉文化与夜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可乐,在彝文古籍中叫做“柯洛倮(luǒ)姆”,是“中央大城”的意思。这很可能意味着这里就是夜郎国的国都。“柯洛倮姆”在中原史书中记做“柯乐”,后来就演变成了“可乐”。现在,在可乐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中,彝族人最多。当地人也说,彝族是最先进入可乐的人。如果可乐真的是夜郎国的国都,那么彝族人很可能就是当初的夜郎国人。

据彝文古文献记载,当时与“柯洛倮姆”齐名的,有成都的“勒姑倮姆”、重庆的“储奇倮姆”、昆明的“勒波倮姆”等等。根据这个线索推断,推断,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各地的“倮姆”很可能就是属于夜郎国的重要城市。

夜郎国在可乐地区建造城市时,已发展到鼎盛时期。众多同时代的城市遗址表明,夜郎王为了扩展地域,很可能曾携带家眷,率领兵卒,先后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多处建立城池。这也许就是许多地方都被认为夜郎国都的原因。

结合史书记载以及考古发掘的成果来看,夜郎国主要分部在贵州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可乐“西南夷”墓群只能说明可乐当时是一个重要的城市,非常繁荣。如果仅凭名字就说它是夜郎国的国都,理由还嫌不够充分。

夜郎国的四大谜题,并未真正解开,神秘的夜郎古国仍需要我们继续探寻。

(责任编辑:洛阳铲)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