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消失的南越国:绽放在岭南的奇葩(二)(2)

2009-07-21 16:3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第三大谜团:南越王宫“石头城”之谜。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西方古代建筑则是以石结构为主,一木一石,这是中国与西方在建筑文化上的差异

第三大谜团:南越王宫“石头城”之谜。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西方古代建筑则是以石结构为主,一木一石,这是中国与西方在建筑文化上的差异。过去一般认为,中国建筑在唐宋以后才大量使用石质材料,但是在南越王宫殿和南越王御花苑,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石质材料,诸如石柱、石梁、石墙、石门、石砖、石池、石渠等等,不一而足。整个南越王宫署简直就是一个“石头城”,部分结构与西方古罗马式建筑有相通之处,这是非常罕见的。南越王宫署独树一帜的石建筑,是否意味着当时这里已经引进了西方的建筑技术和人才?如果是这样,那么中外建筑文化交流史就得重新谱写了。但这个猜测至今没有被证实。

第四大谜团:石渠流向图形之谜。

南越王御花苑的曲流石渠尽显“皇家霸气”。这条曲流石渠约180米长,由北向南,再向东,注入一弯月形石池后又继续西流,蜿蜒贯穿整个御花园。这条以观赏潺潺溪流为主要功用的渠道,从示意图上看,上部分是黄河“几”字形走向图,下部分也是“几”字形走向,总体的形状与黄河有着惊人的相似。这种相似可能并不是巧合,而是南越王赵佗当年有“觊觎中原”的野心的证明。那么,实情到底如何?恐怕只有赵佗自己知道了。

第五大谜团:“龟鳖石池”上的建筑之谜。

御花苑中的龟鳖石池,池壁西边顶上有三条呈放射式的石梁,端部各有一口拳头大的榫眼,形如牛鼻。这些遗迹给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启示――在这些石板、石柱和牛鼻石之上,会有一个不同凡响的建筑覆盖整个石池,很可能是整个南越王宫署中最具亮点的一个建筑造型。那是一个怎么样的建筑呢?有人认为是一个供帝王及后宫歇息、赏水、赏龟的凉亭;也有人认为是一个池上舞台;还有人认为是一座造型独特的曲桥……但种种设想,还必须与原有的建筑设施和榫眼等相吻合。2000多年前的石池上盖建筑的结构到底是怎样建造的,又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随着进一步挖掘,南越王宫署独有的历史之谜还会有更多,历史遗迹的越不完整,留给后人的想象空间越大。

珍宝的坟墓――南越王墓

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象岗山上,是南越国第二代王的陵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赵眜在位期间称南越文帝,死后谥号“南越文王”。这一时期,南越国名为汉朝藩属,实则保持独立王国的地位。

赵眜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古墓位于象岗山腹心深处。墓室埋藏在岗顶之下20米深的地方,用500多块红砂岩大石筑成,分前后两部分,中设2道石门,前部3室,后部4室。墓主赵�遗骸置于墓室后部正中,以一棺一椁入殓,均已朽坏。墓主身着玉衣,两侧共置有10把铁剑,并有“文帝行玺”金印等印鉴9枚和大批精美的玉雕饰品随葬。室内外还发现15具殉人残骸,当为赵的姬妾隶役等。墓中出土文物品类繁多,共1000多件,其中以雕镂精美的各种玉器和具有汉、楚、越文化特色的青铜器最为珍贵。

南越王墓中共发现了两件印花铜板模,一大一小,是世界最早的彩色套印织物的工具。大的为主纹板,形如火焰;小的为定位板,呈“人”字形。印花的方法是完全用手工套印,即印花工人手拿凸版,像盖印章一样在展开的织物上一行行盖印。板模印花纹样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件印花纱相似。它的发现在纺织工业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南越王墓出土的实用屏风器形硕大,结构奇巧,是我国考古首次发现的最早、最大的漆木屏风。中间的屏门可以向外开启,两侧可以展开呈90°。屏风上部装饰有青铜鎏金朱雀和双面兽顶饰,上插羽毛;下部有鎏金人操蛇托座,独具岭南特色。屏风上绘有红、黑两色的卷云纹图案,绚丽多彩。在当时制作如此精美的屏风非常不易,由此可见南越王生前生活之奢华。

“文帝行玺”金印是迄今全国考古发现的最大、最早的一枚西汉金印,也是唯一的汉代龙钮帝玺,为南越王墓墓主身份的重要物证。金印的印钮为盘曲成“S”形的一条游龙,印面刻有篆书的“文帝行玺”四字。印面尺寸略大于当时的帝玺规格,是南越王僭越称帝的反映。

南越王墓出土的丝缕玉衣由2291块玉片用丝线穿系和麻布粘贴编缀而成,是我国迄今所见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备的丝缕玉衣,又是从未见于文献和考古发现的新品种。它比世人熟知的河北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还要早10年左右,是南越国统治者崇玉观念和厚葬习俗的反映。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