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化公主墓的偶然发现,启开历史的神秘之门
甘肃武威市城南20公里的南营乡青嘴湾,峰峦起伏,峡谷纵横,大水、冰沟两条大河湍流急下。在两条河汇合处,有一座南营水库,一座古墓就坐落在水库对面祁连山南麓的山岗上。
由于史书缺乏记载,千百年来,根本没有人知道这座古里葬着什么人。
清同治年间,满清政府制造民族矛盾,引起回、汉仇杀,甘肃武威当地的百姓纷纷上山挖窑洞避难。有个性梁的人家,凑巧挖进了这座古墓。他们取火一看,只见墓中金碧辉煌,壁画满墙,随葬器物很多,除有彩绘的木俑、马、牛、骆驼等大批木器外,还有不少铜器和金玉珠宝,琳琅满目。梁氏将金玉珠宝盗走贩卖,发了一笔横财。
从此以后,古墓的厄运接踵而来,但人们只注重金银珠宝的寻找,绝大部分珍贵文物包括墓志在内却未遭大的破坏,保存尚好。没有人去探寻这古墓的主人是谁。
1915年4月,古墓又被人掘开,掘墓者挖到了一块墓志,收藏起来,密不告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不长,方圆数十里便家喻户晓,前往掘墓者家参观墓志者络绎不绝,犹如赶庙会一般。当时的武威知县唐敷容是个有见识的人。他知道武威自古是西陲重镇,一定会有古代的石刻埋藏于地下,因此吩嘱商务会会长贾坛代为寻访。贾坛无意间得知青嘴湾古墓有墓志出土,立即找到了收藏墓志的人,将墓志带回,放到武威文昌宫里保存。
墓志为正方形,志盖正中篆书“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四周雕刻缠枝草叶花纹图案。雕刻极为精美。志底文字25行,满行24字,字体端庄秀丽。大周,在历史上是武则天称帝够的国号。从墓志上看,古墓主人是大周西平公主。经过对墓志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发现,古墓的主人大周西平公主,是一个被称为弘化公主的人。墓志中称这位弘化公主“诞灵帝女,秀奇质于莲波;诧体王姬,湛清仪于桂魄;公宫禀训,沐胎教之宸猷;姒幄承规,挺□闱之睿敏。”显然,弘化公主是位非常漂亮而且有教养的皇室女性。此时,大家才知道竟然有一代公主葬于武威。那么,弘化公主究竟是谁呢?
弘化公主,武则天时赐姓武,改封西平大长公主,出生于公元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是唐宗室淮阳王李道民之女。这位弘化公主,成就了唐朝的一段历史。
公元634年(唐贞观八年),吐蕃松赞干布与羊同(居住在今西藏自治区西部和北部的古代游牧部落)共同进攻吐谷浑。次年,吐谷浑又遭唐军攻击,大败,分裂为东西二部。西部吐谷浑由伏允次子率领西退,以新疆鄯善为中心,后降服吐蕃;东部吐谷浑由伏允长子慕容顺率领,以伏俟城(今青海省共和县境内)为中心,依附于唐。唐王朝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后来,慕容顺被其臣下所杀,唐朝廷又立慕容顺之子燕王诺曷钵为吐谷浑王,封其为河源郡王,后又改封为“青海国王”。 诺曷钵颁行唐朝历法,奉唐朝年号,与唐朝关系很好,后备唐朝封为“乌地也拔勒豆可汗”。公元636年(贞观十年),诺曷钵赴唐都长安晋谒唐太宗,并向唐太宗请婚。太宗慨然应允,表示要将宗室女弘化公主许配给诺曷钵。
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二月),弘化公主18岁,出落得才貌双全,丽质美艳。李世民遣左骁卫将军、淮阳王李道民及右武卫将军慕容宝携带大批物资护送弘化公主到吐谷浑,与诺曷钵成婚。
那一年,弘化公主离开长安,远离富贵之乡,远离父母亲人,来到了辽阔无垠的高原草地,人烟稀少的荒山秃岭,过起了“有城郭而不居,随逐水草庐帐为室,以肉酪为粮”的游牧生活。七年后,也就是25岁时,弘化公主与诺曷钵生下了长子慕容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