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中国文物:古代玉器精品

2009-07-27 14:37
来源:洱吧下载 作者:佚名
在世界文化艺术领域中,中国玉器也以其浓厚的传统韵味,独树一帜,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北京最大的古董市场是潘家园,在这个市场里,一楼最好的门面大多都经营着玉器。这里买卖红火,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到这里来淘宝,在他们看来,这些漂亮的玉器是奇货可居的宝物,而在考古学家的眼里,这些东西却是文明发展史的见证。

上世纪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赤峰附近的兴隆洼发掘出了一个8000年前的文化聚落,被称为“华夏第一文化聚落”,和这个古老部落同时浮现出来的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玉器,这些玉器以配饰为主,可以看出当时的玉器加工已经初具形态。

考古证明,在接下来的300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玉器发展非常缓慢。

中国文物学会玉器委员会副秘书长古方介绍说,到了距今5500年的时候,玉器的发展似乎突然爆发了,人们发现,在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中间有山东大汶口和龙山文化,竟然都在普遍地使用玉。

红山文化出土了100多件玉器,包括工具、礼仪、饰物、动物和人物等五大类,红山玉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神似,熟练的线条勾勒和精湛的碾磨技艺,把动物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古朴苍劲,极具神韵。

最具代表性、最珍贵的就是一个勾形的玉龙,它用整块墨绿色的软玉雕成,长26厘米,身体蜷曲呈“C”字形,全身上下光素无纹,通体磨光,看上去如蟒似蛇、生气凛然,这种无足、无爪、无角、无鳞、无鳍的特点,符合早期龙的形象。

但是细看它的头部,却令人不解:玉龙鼻子扁平,嘴巴前伸,眼睛上翘,却很像野猪的头。

在另一个墓葬里,还出现了一种叫玉猪龙的玉器,它的身体也呈环形,有宽厚的双耳和肥硕的躯体,但头部也有猪首的特点,有的玉猪龙还有露在嘴外的獠牙。

为什么在龙的形象里会出现猪首的特点?它就是传说中的龙吗?远古时期,野猪已经被驯化成家畜,古人除了把猪作为食物外,还把它当作“水畜”,在各种祭祀活动中作为祭品,当这些信仰观念反映到玉器造型中,就出现了猪龙合一的形象。

经证实,C形玉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的形象,它也因此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1986年5月30日下午,浙江余杭,考古专家在一个叫反山的古墓进行挖掘,在墓坑的东北角,发现了一些白色的小颗粒,经验丰富的考古人员立刻意识到,这是距今非常遥远的年代留下的信息。

然而天气并没有体会到考古人员的激动心情,接踵而至的暴雨打断了挖掘工作,雨一下就是2天。第三天的下午,雨过天晴,发掘队的全体人员就聚集在墓坑的边上,突然,在坑下作业的人员大喊了一声,原来,在挖掘出的泥土中,露出了一个带有温润光泽的绿色器物的一角。

从泥土中清理出的这个器物,是一件精美的玉器。考古人员很快辨认出,这是在史籍中有过记载的良渚文化的玉琮。

以往的遗存中虽然也有玉琮出土,但像这么大、这么精美的玉琮却从没有见过,现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在这个墓坑中,一共出土了700多件玉器,有60多个种类,其中的玉镯、玉璜、玉串、带钩等很显然是作为饰物,佩戴在人的身体和衣服上的;而一些形制较大的玉冠形器、三叉形器、锥形器、柱形器等,应该是在举行仪仗时使用的。

让人不解的是,这些玉器从头到脚围绕着墓主人,摆放十分讲究,似乎在表达着某种信仰和理念,那么它们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