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瓷器】瓷器鉴赏专有名词术语(2)

2009-08-07 11:2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伤彩——色彩的表面、局部或全部,被磨划致伤。 水碱——素釉器物长期埋入湿土内受水浸渍,使釉色起了变化,多呈白灰色的片状。 水锈——器物长期

伤彩——色彩的表面、局部或全部,被磨划致伤。

水碱——素釉器物长期埋入湿土内受水浸渍,使釉色起了变化,多呈白灰色的片状。

水锈——器物长期受土埋水漫,有灰黄、铁红或铜绿色等化学物质粘附于器表。

土锈——器物釉面粘有凝固的土疤。

土蚀——釉面、彩绘或胎体被土壤所腐蚀,使器物表面局部失亮。

缺碴——器物损坏后缺失碎片。

炸纹——器物的颈、肩或腹部受撞击后,出现放射性裂纹(俗称“鸡爪纹”)。

炸底——器物底部偶因投放物件相击致伤,而形成的裂纹。

窑裂——胎体在室内受火不均而出现的裂纹。

足磕——器足部位在搁置时不当心或用力过度,触地发生撞击致伤。

磨底——足底内原来有釉,出于某种目的,如有意冒充其它年代,而把釉磨去。

磨款——故意磨去青花、红彩等款,冒充其它年代。明、清官窑或新器都有作伪。

火石红——胎体含有矿物质,在不施釉的部位受火后自然泛出。现今景德镇复制的元、明青花瓷器,以新砂垫烧,或是入窑前新瓷胎的砂底受了潮,也会出现火石现象。

补釉——在器口磕缺部分或磨口处,敷以釉汁,入火烧之。

补缺——器物破碎后缺少的部分,用石膏、铜、铝、铁、木、金漆、水泥乃至油漆和沥青补上。

配盖——用朝代不同器物的盖相配。

镶嘴流——壶流已消失,用其它壶咀镶补。

配腿——香炉、马、兽等的腿或足已残伤不全,而进行补配。

后刻阴款——在器物上用钻石工具刻款,不施釉;或刻后施釉入窑烘烧。后刻的字口,釉的切面有些不齐。原刻的字口,釉边有坡度并且光滑。

后作阳文款——在器物底部,后刻阳文款字而填以釉,或用釉堆写款识,多不够清晰。

漆彩画——器物破碎或有窑裂、炸纹,以彩漆绘纹饰将纹路遮盖。

镶金属口——器口已破,用金、银、铜、锡镶口遮芒。

新胎后挂——新胎剥去釉面后,作加彩釉地五彩的装饰。

复烧——二次入窑烧烤。

假出土——仿古各类器物,有意长期埋入地下,以期整新如旧;低温铅釉和五彩、粉彩、三彩等器,尤其易于氧化或腐蚀。有的还涂以红、黄土疤,但一触即掉。

茶水煮——仿古作旧,常以土茶水煮,使器面上有红褐的茶锈痕。

烟熏——用香烟熏作旧,嗅之有味。

后挂彩——将唐、宋、元、明、清各代中的素白胎或青花器后挂各种彩段,以混充旧彩器。

(责任编辑:博古架)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