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盆地到底还埋藏着多少恐龙蛋化石呢?武汉工程学院的地质学教授李酉辛希望能计算出西峡恐龙蛋的概数。起初他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在丘陵地带恐龙蛋非常密集的排列。
武汉工程大学李酉辛教授:比如挖了这一窝,那么另外一家,就在附近两米左右远的地方,又发现了另外一窝,然后再过去两米左右,又发现一窝。
李酉辛意识到这种有规律的排列,意味着丘陵下很可能埋藏着一个惊人的数字!
李酉辛教授:基本上一窝恐龙蛋就有十几个到二十几个,那么每一窝,两窝之间的间距大概只有两米左右。所以我们统计了一下,一个100乘100的面积里面,一个小山头,那边基本上都是丘陵地,不是大山,都是一些小丘陵,那么一个小丘陵面积里面,统计下来往往就有四万多枚恐龙蛋。那么就是说,光是淡水,就是西峡淡水镇附近这个范围,恐龙蛋就不下于十几万个,那还是中国之最,就是其他国家都没有发现这么多数量。
经过挖掘,专家们吃惊的发现,在西峡盆地埋藏着10-20层的恐龙蛋。保守统计有十万到四十万枚恐龙蛋化石埋藏在一座座丘陵下!这个数字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拥有恐龙蛋化石最多的国家。全世界为之震惊了。十几万枚恐龙蛋,在这个震撼人心的数字后,专家们疑惑不解什么原因让如此多的恐龙蛋集中出现在中国西峡呢?
天文学院士欧阳自远:小行星撞击。
中科院火山专家郭正府:火山。
古生物专家徐星:沙尘暴。
自贡恐龙博物馆彭馆长:横穿洪水来了。
种种猜测让人更加迷惑,原河南地质队工程师周世全带我们在当地9000万年前到7000万年前的地层中找到了证明水环境存在过的证据。
洪水把恐龙蛋冲刷汇集在西峡这个狭长的地带,这是专家们对西峡恐龙蛋之谜猜测之一。但如果真的是洪水造成的,那么恐龙蛋一定会在冲刷中破碎,怎么会保存至今呢?
古生物专家张玉光:很多人认为就是从事研究的人认为,河南西峡的恐龙蛋,应该好多是出壳的恐龙蛋。那么出壳的恐龙蛋这里面什么意思呢?莫非河南西峡的恐龙蛋出壳都能保存着化石吗?因为出壳我们知道,里面基本是空壳了,空壳保存化石是相对来说很难的。
7000万年前小恐龙已经孵化出壳了?!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恐龙蛋化石又是什么呢?薄薄的蛋壳怎么可能留存至今,假设这一说法成立的话,那么现在恐龙蛋化石里面的物质又是什么呢?
有些专家推测雨季引发山洪,破壳而出的小恐龙仓皇躲避。雷声四起,大雨引发洪水泛滥淹没了恐龙的家园,洪水中的泥沙通过蛋壳破口灌入其中,蛋壳永远尘封在了地层里。现在看到的恐龙蛋竟然是空蛋壳里面装了洪水中的泥沙,沉积了上万年形成的。这一描述是7000万年前的真相吗?
古生物专家张玉光:我们后来发现很多成窝的,原封不动的蛋窝,里面没有孵化,这个是什么,它怎么会原封不动保存下来呢?像很多圆形蛋就是完整的,长形蛋也有。那这里面,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它为什么有完整的,有不完整的。
破碎的恐龙蛋化石告诉我们确实有小部分恐龙早就破壳而出了,但大量成窝完整的恐龙蛋化石如何解释呢?7000万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河南西峡的恐龙蛋汇集之谜吸引着中科院古生物专家一探究竟。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董枝明教授:这么一个地带,为什么集中了这么多恐龙在这儿产蛋,而且不只一种。那么是什么行为,是环境的影响,还是这批恐龙就是它的生殖区呢?我现在的趋向是它是一个生殖区。
恐龙生殖区!只有这一大胆的设想才能解释,为什么在西峡会既发现了保存完整的恐龙蛋化石和也有破损蛋壳。有关专家说南阳的汝阳县发现大型恐龙化石。这一重大发现让众人异常兴奋。在恐龙挖掘现场,专家们通过恐龙牙齿推断这是一条以吃植物为主的犀角类恐龙,这条重达40吨的巨龙,相当于7、8头大象的体重。如此大的恐龙在西峡繁衍后代,需要大量的食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如何帮助恐龙缔造一个天然的生殖基地呢?
河南省国土资源研究院王德友教授:西峡盆地相对说面积大,古地理面貌河道多,能在沙滩上产蛋孵化,太阳一晒沙子热。植被比较丰富,有饮水,从地质结构上 孢粉化石,蕨类植物,这都是恐龙需要吃的东西,河流很多,又不是大河,小河道。
原来恐龙时代的西峡就是一个恐龙繁殖的乐园。山体内10-20层的恐龙蛋化石层层叠叠并不是洪水搬运过来的。身临其境这样的奇迹,让人不禁遐想,这里的恐龙蛋化石如果能有一枚提取DNA,侏罗纪公园很可能就不再是大胆的猜想!
从70年代地质人员在中国河南西峡发现第一枚恐龙蛋的冰山一角,到后来10-20层恐龙蛋,再到90年代十几万枚恐龙蛋的推测震惊世界,至此西峡恐龙蛋之谜的大幕轰轰烈烈的拉开。科学猜想往往就是打开未来的金钥匙,沉眠于此处地下的恐龙蛋化石里能否留存着生命的密码?复活恐龙,这看似是一个遥不可及设想,但上万枚西峡恐龙蛋提醒人们,猜想未必不能实现。
(责任编辑:洛阳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