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庄名扬介绍说,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专家对水井坊几口老窖池的微生物进行了检测,尤其分离到红曲和根霉,这项合理的多种的微生物搭配酿造出来的酒和香味成分,在酒糟中只有通过蒸馏才能酿得出来。
水井坊考古证实,中国最晚在元末明初,就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蒸馏酒酿造技术。
天锅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中国的蒸馏酒酿造技术日渐成熟,在发酵和蒸馏方法上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它和法国白兰地、俄罗斯伏特加、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世界四大蒸馏酒。
中国的蒸馏酒是古老的中华文明独特的创造和财富。
中国的蒸馏酒分为浓香型、清香型和酱香型等等,水井坊酿造的酒属于浓香型白酒,是中国蒸馏酒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它在酿造技术上最大的特点是用泥窖酿酒。
为什么要把酒窖建在地面以下呢?从工艺角度看,掘地酿酒工艺难度较大,粮食浪费也多,很不划算。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段渝认为,这和历代的禁酒有关。中国古代禁酒的历史很早,传说商朝就灭亡于酗酒,到了西周建立的时候,周公就作出决定禁止大家喝酒,朝廷也不能喝酒,所以在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有禁酒令,就是不许喝酒,酒可以卖,国家专卖。但由于北方在历史上经常打仗,四川因地理的原因比较封闭一些,大量中原人逃难逃到四川,朝廷鞭长莫及,在此的统治比较薄弱,而在地下挖窖酿酒也不容易被看见。
更重要的是,这个最初偶然产生的应对方法,在日积月累的演变中,居然成为中国酿酒工艺中一个特殊的门类。因为外地历史上到现在都是用陶缸发酵,或者说是在陶器里面进行发酵的。而直接跟土壤接触、用土窖发酵的,它的发源地就是成都平原和四川盆地,只有这里才能产生非常好的浓香型的酒。
在水井坊出土的古窖池中,惊人地发现了古代的酒糟实物,科学家们利用现代先进的微生物技术,从水井坊酿造环境中分离出特殊微生物,激活繁殖了古糟菌群,命名为“水井坊一号菌”。目前,成都的科学家仍旧在继续这项有趣的研究,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品尝到祖先酿制的美酒。
水井坊酿酒遗址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四川酒文化的历史。从出土的大量明代的瓷器碎片可以基本确定,水井坊的历史不晚于明代中期。考古学家仔细分析了遗址的三个历史层面,一些细节说明它们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着密切的关联……
水井坊出土了大量的青花瓷片,都来自江西景德镇,瓷片上的文字显示,这些瓷器产于明代。一块残片上留有“锦春”两个字,据历史文献记载,唐朝时,成都有一种进贡朝廷的名酒就叫锦春烧酒,明代的作坊也许沿用了这一老品牌。
在一块青花碎片上,赫然写着“天号陈”三个字。经过仔细鉴定和修复,这是件青花瓷盘,是清代中期也就是乾隆嘉庆时期产于景德镇的,这也是在成都地区所发现的少有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