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水井坊酿酒遗址:古代酿酒技术见证中国酒文化(3)

2009-09-03 10:59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佚名
在古代,“天”字是皇家的专利,一个小小的酒作坊怎会有这么大的口气?专家推测它是生产贡酒的,因为天字号一定要朝廷赐予,它不是随便哪个个人可

在古代,“天”字是皇家的专利,一个小小的酒作坊怎会有这么大的口气?专家推测它是生产贡酒的,因为天字号一定要朝廷赐予,它不是随便哪个个人可以命名的,像这样大批地用景德镇的高级名贵的瓷器作为自己的餐具和酒具,而不用本地生产土瓷器,这在成都发现的其他一些酒窖里面是没有的,这说明“天号陈”水井坊在当时是一座很高级、高档的酒店。

出土的小酒杯

我们可以想见当年水井坊一带的繁华和喧闹,以及酒铺里别具风情的景象。但是,到了明代末年,农民起义的战火蔓延了整个成都城。

明代作坊很可能毁于火灾,之后被废弃,这也许就是水井坊遗址第三个历史层面明代遗址的结局,那么,叠加在上面的第二个层面的清代遗址又是什么来历呢?

民间传说,在清朝初年,一个外乡人来到成都,再次改变了这里的面貌。

据传说,在清朝初年的时候,有一个酿酒世家的王姓的陕西人,来到了成都,看到水井坊这个废墟,他认为是一个酿酒宝地,所以就把它买下来开始他的酿酒生产。

王家酒坊继承了老品牌“锦春烧”、“天号陈”,开发了“薛涛酒”等新名牌,事业越做越大。

在水井坊遗址,出土了上百件饮食器具,有一种牛眼小杯格外引人注目。专家介绍说,这种杯子不可能是酒坊里面用的,只有酒店里面才能用,比如说宴客的时候,大家行酒令的时候才用这种小杯子。上百件的饮食器具里有成化年号的、同治年号的很多年号的酒器,说明从明清两代,这个地方都是前店后坊的格局。

但考古发现说明,清朝的晾堂也被莫名其妙地废弃过。传说在清朝乾隆年间和同治年间,水井坊一带发生过大火。据老师傅说,大概在清朝同治年间的时候,一个寒冷的冬夜,有一个从外地赶来买酒的顾客来到水井坊,由于当天的售酒已经告罄了,老板一看这位顾客心诚,所以只好把酒库的门打开为他打酒,当把库房门一打开的时候,满屋的酒气扑面而来,这个顾客也很好奇,一看那么多坛坛罐罐,就挤上前去看,一不小心,把灯笼打翻了,引发了一场大火。由于是冬天,风又大又干燥,所以当时就把水井坊烧成了一片废墟。

这个传说可能揭示了水井街烧酒作坊清朝晾堂被废弃的原因。人们推测,火灾之后,作坊主人靠着雄厚的财力和独到的制酒工艺,又重建了作坊,因此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位于最上面一层的新的酒坊,并且一直延续使用到今天,正是这种延续的使用,使得地下的遗址得到了保存。

但是,意外、战火或灾害而造成各历史层面废弃的推断,也并不能完全解开人们的疑惑,在5号窖池中,出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5号酒窖有两道窖口,第一道窖口跟明代的晾堂在一个平面上,清代的窖口跟清代的晾堂基本平行,但对它内部进行解剖,发现它有两层窖底,两层窖底之间的高差和这两道窖口之间的抬升高度是相同的。

为什么每一个新的层面都要高于前一个呢?有专家认为,它和成都地下水位的升高有关。因为成都是一个冲积平原,它的地下水位很高,特别是到了夏秋的时候,山洪暴发,水位增高,这对于酒窖就产生很大的影响,水位如果高过了酒窖的口,那么酒窖就不行了,就要重新把酒窖修高一些,过了若干年,可能水位又增高了,又要漫过窖口,又得往上提升,所以形成了这样不同的层次。

由于目前发掘的面积有限,第三层以下还没有深挖,因此,在遗址的下面很可能还埋藏着更早年代的文物和遗址,不同历史层面的废弃、启用的真相也许还有其他的可能,未来的进一步发掘会给我们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

梦一样的古代岁月已经远去,中国人常把往事比作陈年老酒,水井坊19号酿造的是600多年的悠远历史,还有古老中国浓郁芬芳的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九鼎八簋)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