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走近蛇蟠岛,探秘古代采石场(二)

2009-09-12 09:26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在浙江东部的三门湾,有一座蛇蟠岛,在这个岛屿中心,地下竟然隐藏着上千个大大小小的洞窟。这一奇特景观竟然是千百年前人类活动留下的遗迹。

1997年的一次炸山活动,让蛇蟠岛露出了真实面貌,竟然被发现了多达1300多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洞窟。 村民们怎么也没想到,祖祖辈辈居住的小岛居然是个被古人掏空了的大“蜂窝”,如此多的洞窟到底有何用意,我们排除了凿洞居住、储藏宝物的可能性,意外的发现竟让我们了解到,这是古代人工采石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原来,由于蛇蟠岛的材质柔韧细腻,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开采,最终使得这座小岛成为了一座镂空的岛屿,成了名副其实的千洞岛。

二十几年前,村民老张的拖拉机掉进水塘后,却始终无法将水塘的水抽干,每当有人提起这个事情,大家还是一头雾水,仍旧搞不清这其中的缘由。而当记者和中科院杨志法教授想到现场看一看时,却听说,当年的那个水塘已经被人填埋。填埋水塘的人叫做王玉林,他在填埋水塘时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这件事情有可能解释水塘水抽不干的原因。

景区工作人员王玉林:2009年3月份的时候,我们想把这里填掉,做一个停车场,然后我们填外面的时候,第一天花了200方的石方填下去,根本没有影子的,然后后来村民讲了84年的事情以后,我们还是不相信的,然后那个第二天,还是继续填,当时很多人不相信,这么远的距离,说不定是两个之间,可能会有串联,这么远的距离,难道下面空掉了,拉了一车15吨的石方来下去,然后我在那边看着,那边的水真的是涌上来了,是这样一个情景,后来老人们都说,下面肯定是空的。

这十二个水塘的总面积只不过五十多平方米的大小,却能够吞食一万多方的石料,它们的底部到底会是怎样的一个构造呢?

考察后专家发现,这些洞窟大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洞洞相连。为什么会抽不干,原因就在于这些洞的底部都是连通的,不仅洞挨着洞,而且有的洞里面还有洞。越到洞底越开阔,向上逐渐递收,最终形成穹形结构。

这种独特造型引起了专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很少见到从顶上往下开掘的穹形洞窟,这显然就是一种竖井式的洞窟结构。如果这是天然形成无可非议,但在这些洞窟内,随处可见呈水平分布的凿痕。人工开凿洞窟为什么要从顶上往下开掘呢?开掘这些洞窟到底有何用处呢?

很早以前,在蛇蟠岛的周围经常有海盗出没。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至今记得,在解放前还曾经有海盗在山洞里盘踞。因此,有人认为,蛇蟠岛上的洞窟就是当年海盗们开凿出的营地。可是,他们有什么必要一口气开凿出一千三百多个洞呢?

不过,王玉林又提起了一件事情。他说,在蛇蟠岛的很多洞窟里,有人类居住所留下的痕迹。

为此,我们再次走进洞窟。果然,在王玉林的指引下,我们看见了当时人们做饭的灶台,以及烟熏的痕迹。同时,我们还了解到,解放前居住在洞里的人有不少,甚至到了本世纪初,岛上还有一户人家居住在洞里。那么,蛇蟠岛上的洞窟会不会是当年的人因为居住的需要而开凿的呢?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