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描绘圆明园盛景的画卷

2009-09-22 09:4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虽然圆明园只留下遗址,而《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却再现了它昔日的辉煌。

众所周知,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它集中了中国优秀的古建艺术、园林艺术和西方建筑艺术,它既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又是当年中西方园林建筑文化交流的代表作。然而,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已经荡然无存,后世的人们只能“于瓦砾想见亭馆,于芦苇想见湖沼,于荆榛想见花树”,留下了无比的遗憾。值得庆幸的是前人还为我们留下一些描绘圆明园盛景的艺术作品,而《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则算得上是现存最完整、最有珍藏价值的艺术瑰宝。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局部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是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皇帝令宫廷画师沈源、唐岱依据圆明园实景绘制,由沈源画房舍,唐岱画土山树石。圆明园四十景,是指园内独成格局的四十处园林景观,一个景就是一座“园中园”。当时圆明、长春、绮春,三园共计约有百余处景群,但昔日仅绘制此四十景,更突现出此四十景的显要与华盖群芳。四十景图为绢本彩绘,每幅图的绢心为64×65厘米,连装池绫边为83×75厘米,每幅图配有时任工部尚书大书法家汪由敦代书的乾隆皇帝“四十 景诗”,连同“四十景图”共计四十对幅,每对幅为左诗右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记载了圆明园昔日之辉煌,是人们了解、认识圆明园原有风貌 最直观、最形象的文化遗存,亦可称之为国宝。该画册所装裱的光绪年间石版印雍正御制《圆明园记》和乾隆御制《圆明园后记》记载了圆明园的由来、建园的指导思想和雍正乾隆在园内的一些活动;《四十景图》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圆明园鼎盛时期建筑和园林的风貌;“四十景诗”则以叙和诗的形式揭示了圆明园四十景的历 史、政治和文化内涵。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结合,相得益彰。

《四十景图》画成之后,由乾隆御笔题诗,由工部尚书汪由敦书写。图画绘工精美,直观效果极佳,所绘建筑、泉石等景观都为写实风格,题诗意境深远,书法隽永飘逸,诗、书、画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是我国成就最高的工笔彩画,是我国绘画艺苑里的一束奇葩。

然而非常可悲的是,这套《四十景图》彩绘本,后来却蒙受了极大的屈辱。1860年圆明园罹难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堂而皇之的“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就这样,圆明园及其图像,都统统被西方入侵者“带走”了,致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圆明园的形象在中国人的脑海中竟是一片空白。人们只能“于瓦砾想见亭馆,于芒苇想见湖沼,于荆榛想见花树”。目前被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1983年,法国学术界将四十景图咏彩色底版赠予圆明园。

(责任编辑:多宝阁)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