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种迹象看,延安的崖洞确实具有很明显的防御特征。而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分析,确实也有开凿这种防御设施的必要性。让他们惊喜的是,就在这处崖洞的另外一间房子里,竟然又发现的一块题记,其中的“西贼犯界”彻底证实了他们之前的推测,这些崖洞的开凿目的就是为了防御西夏进攻带来的战乱。
刘立平:金人把这个北宋赶跑以后,就占领了甘泉。甘泉曾经一度时间,上百年的时间就是金人占领,金人控制。后来就金人和这个西夏发生了一些摩擦,可能就导致西夏和金人在甘泉陕北这个地区,尤其在甘泉发生一些摩擦,发生一些战乱。
延安崖洞的开凿年代,开凿目的都已经有了充分的证据。而在商洛这边,还有一些问题悬而未决,商洛那些生活设施齐全的崖洞也同样是墓葬吗?在反复的研究后,专家们终于发现了它的疑点。
焦南峰:那些灶能不能用?不能用。那些井有水没水?没水。关中地区的很多墓葬里边,它放各种陪葬品,它有的放水井,有的放陶灶,也就是说,实际上总的来说,还是一种视死如生的,他到另一个世界去生存,他生存的时候,他这些生活的必需品,他就得带上。
古代很长时间都一直有将生活用品陪葬的习俗,在陕西的很多墓葬里都出土过缩小版的灶台水井模型,这些就是所谓的冥器,但是,在崖洞内发现的那些生活设施完全可以正常使用,和缩小版的专用陪葬的冥器有很大的区别。这个又怎么解释呢?
张建林:在这个山东、徐州,这样一些这个汉代的这个画像石墓里边,也都出现过这样的东西,比如说这个宜兰画像室,这个墓里边,它就专门建了一个厕所,这个厕所大小和这个通常人所使用的大小差不多,基于这么几个理由,我们还是认为它是个墓葬的性质。
那么,这些崖洞又是什么年代开凿的呢?碰巧的是,在2008年秋天,商洛进行了一次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在前后两个月的时间里,共发掘出各类墓葬十余座,出土随葬器物百余件。但是,最让王昌富他们惊喜的是,就在发掘即将结束的时候,这些古墓附近的山体上,一个保存完好的崖洞被意外发现了。既然认定是墓葬,里边就应该有随葬的器物,根据这些器物就能推断它的年代。但打开崖洞后,他们却失望地发现里边竟然空空如也。
王昌富:当时这令我非常失望,我说这里边什么东西都没有,光一个这个空洞子怎么办,最后我就开始,我就叫他们,我说慢慢地咱们开始清墓道这个土,清完了以后,然后做下去的时候,才在下面发现东西。呀,那个时间,那确实非常高兴。
这座崖洞是墓葬的事实确定无疑,各种各样的器物被逐一清理出来,其中的冥器炉灶,和之前在崖洞中发现的实物非常类似,最重要的是出土了这件名为釉陶壶的器物,它的发现证实了墓葬的年代。
焦南峰:这个在考古学上,特别是在关中地区呢,就是大家都认为就是从西汉的武帝以后,一直到王莽时候,一直到东汉的早期,这种釉陶器,在这个墓葬里是非常普遍的,也就是说这个墓葬里是必出的东西,这些东西出在那个墓葬里,我想呢,能够说明它的年代。
两个月后,更多的证据随之而来,在这一座崖洞里面,普查队员发现了冥器的水井模型,而在其内部的一面墙上,他们观察到似乎有题刻的痕迹,初步看上去,应该是两个字,之前发现的题刻姓名都为三字,那么这两个字的题刻也是人名吗?还是会提供一些新的线索呢?然而毕竟历史久远,上面的字迹辨认起来非常困难,在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后,王昌富惊喜地发现,这两个字竟然是“永和”!
焦南峰:这个永和呢,是东汉这个顺帝的年号,永和元年呢,应该是公元的136年,这是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一切,这一座崖墓,和这座崖墓同一个这个群体的这个崖墓呢,应该时代,应该在这个差不多。
在众多的证据面前,商洛的崖洞最终被认定为汉代墓葬,这些墓葬历经2000多年的岁月留存至今,为我们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参考。
截止目前为止,在整个陕西商洛地区700多个山崖上,人们已经发现了类似的墓葬有4000多个,虽然我们说这已经确定它是墓葬无疑,并且根据考古证据显示,可能最早能追溯到西汉,晚呢也应该是到东汉年间就已经有这种墓葬了,但是对于这一点人们还是有很多的疑惑的,比如说在那个年代,我们说整个中原地区盛行的墓葬方式绝对不是这样,什么人为了什么道理,在这儿修建如此奇特的墓葬呢?看来对于它的研究还要进一步的进行下去。
(责任编辑:洛阳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