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伏羲台探秘:寻找上古迁徙的足迹(一)

2009-09-28 14:33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河北省新乐市,伏羲曾在这里繁衍。伏羲台旁,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残片。这是否代表着在远古时代,真的发生过大规模的部落迁徙呢?

河北省新乐市,古称新市,地处华北平原。相传远古时期,人类始祖伏羲曾在这里繁衍生息。从新乐市区向北两公里,有一个何家庄,现存当地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伏羲台。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何家庄这座普普通通的北方乡村就会突然变得格外热闹起来。来自四邻八乡的人们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地聚集到这里,参加为期四、五天的庙会,焚香祭祀,避祸托福。这个习俗在当地由来已久。

这究竟是个什么日子呢?

相传农历三月十八是伏羲的诞辰日,所以在每年的这一天,村里就会举办庙会和各种庆祝活动,向伏羲表达敬意,祈求幸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当地的传统节日-三月十八庙会,据说这个传统已经保持了上千年。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座古代的高台建筑在节日的喧闹中默默伫立,这就是新乐伏羲台。如果把三月十八的庙会比喻成一出真实生动,朴实欢快的民间戏曲,那么伏羲台便是这出戏曲的中心和高潮。庙会就像是一个大集市,人来人往,商贾云集,但是最重要的内容是人们走上伏羲台,虔诚地朝拜祭祀。

在新乐的城市乡村,自古以来就一直流传着关于伏羲的种种传说。在当地老百姓的心目中,伏羲不只是人们所敬仰的人类始祖,更是生动、熟悉的传奇。

相传古代洪水滔天,惟有伏羲和女娲得以幸存,他们乘坐一只大葫芦随波逐流,漂到一处土岗前停了下来,他们便在这里弃舟登岸,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这处土岗因此叫做葫芦头,而土岗所在的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新乐。

洪水退去之后,大地一片荒芜。为了人类的繁衍生存,伏羲和女娲在这里结婚成家;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传说刚出生的婴儿被裹在一个肉团里,伏羲用“剌孩草”的叶子划开包裹婴儿的肉团,这些小生命才呱呱坠地。随之,“剌孩草”的叶子一半变成了红色。伏羲又把孩子们放在一个池塘里,用清水洗去身上的污迹,使他们健康成长。池塘的池水也随之变成了红色。

今天,我们在新乐依然能够看到一些传说中的遗迹。何家庄东北方向的这处土岗,据说就是传说中伏羲和女娲从水中登岸的葫芦头,现在建有凉亭供人们遐想。而位于伏羲台旁的这个水池,传说是伏羲清洗孩子的地方,人们叫它“浴儿池”。这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植物就是“剌孩草”。据当地的老百姓说,每年到了秋天,“剌孩草”就会呈现出一半鲜红一半嫩绿的颜色,非常好看。其实这就是一种禾本科植物,学名叫做黄背草,也被俗称为菅草,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各个地区。它真的会变成一半红色、一半绿色吗?现在已经是新乐的九月了,秋风渐起,但至少在我们的镜头里,“剌孩草”依然翠绿。

这些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在新乐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除了这些传说故事之外,在新乐人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实际存在的历史遗迹,当地人坚定的认为,它们与伏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证明了伏羲在这里的生活轨迹。

2006年的一天,在距离何家庄二十多公里的新乐县城旧址,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在县承安镇中学操场北面的一座清代庙宇建筑遗存中,发掘出一块石碑,清理了表面的泥土之后,人们发现石碑上刻着两个字:景羲。

相振稳,当年是新乐文物管理所的所长。他对这块石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景羲”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接下来的发掘工作中,相振稳一直在寻找答案。

原新乐市文物管理所所长相振稳介绍:在那个院里同志们可以看到有好多古碑刻、古石构件,这些石构件,有这个大柱子的柱础,这个柱础非常大,还有两块加在一块儿。还有好多碑文,碑文曾经有一个碑书,是景羲书院,并且还有一块残碑,就专门记载了景羲书院这个命名的来历。命名的来历也就是说为尊崇伏羲氏。

原来,这处清代建筑遗址原先是一座学校,景羲就是它的校名,而这个名字,既表达了清代的新乐人对伏羲的思慕和敬仰,更显示出他们继承伏羲文化传统的良苦用心。

新乐的旧县志里还保存有当年书院及文庙建筑群落的手绘平面图,以供后人发思古之幽情。朗朗的读书声如今仍然响彻文庙遗址,古老的伏羲文化依然在这里传承。

不只是学校如此,就连新乐县城中的一些古老的地名,也带有伏羲的影响。根据地方志记载,新乐县城的南城门,叫做“景羲门”,寓意出门十多里便是伏羲台。而“羲台晓日”、“浴池流红”都被列为古代的新市八景。对于新乐人来说,伏羲,不仅仅活跃在民间的传说记忆里,它早已是一种深深根植于这片乡土的文化传承。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是自古流传的、许多传统曲目的开篇。“三皇五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代。今天,通过“夏、商、周断代工程”,我们已经确切地了解到中国四千年的文明历史顺序。虽然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是三皇五帝之中的黄帝和炎帝早已被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公认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他们开启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程。

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更加遥远朦胧的历史深处,伏羲,这个传说中的三皇中的一人,他真的存在过吗?他所代表的伏羲时代,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李学勤,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围绕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怎么研究、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根源的问题。这个问题呢,现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大家都很关注这个问题。那么有关这个问题呢,我们首先要说明的是伏羲是一个非常远古的一个传说。

相振稳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乐人,他一直为家乡的伏羲文化传统感到自豪,然而作为一位文物工作者,他更感到了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什么新乐与伏羲之间会有着如此独特而强烈的关联呢?这些难道仅仅是个传说吗?新乐的伏羲台究竟始于何时?人们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在这里对伏羲顶礼膜拜了呢?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