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揭秘一百年前的红山文化的发掘故事

2010-04-10 14:42
来源:东方神韵网 作者:月如
红山文化是我国著名的史前文化之一,它的发现与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是在20世纪80年代。但最开始发现它的人是谁呢?
揭秘一百年前的红山文化的发掘故事
1906年的一天,一个个子不高的日本人,走进了建于清代康熙十八年、位于赤峰南部的喀拉沁王府。此人是日本人类学家、考古学者鸟居龙藏。
 
鸟居龙藏名义上是王府聘请的教师,但是,他的心思和兴趣,都放在了对东亚文化的考古调查上。这一次的目标,是内蒙古南部林西县和赤峰红山地区。果然在这里的考察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收获,6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环绕着石头的古墓,揭开了世界了解红山文化的序幕。 
 
鸟居龙藏看到的这些环绕石头的古墓,其中有的就是后来震惊世界、被专家们称为“积石冢”的红山文化墓葬。因为他的考古活动仅限于地面采集,这也使得埋藏在地下的中国远古文物没有受到袭扰。1908年,结束了三年内蒙古生活的鸟居龙藏,带着对红山文化存在着许多无法理解谜团的遗憾,离开了喀拉沁。
 
1919年,内蒙古东部的林西、赤峰、朝阳地区,又出现了一个外国人的身影。这个人是法国神甫、自然科学博士桑志华。据有关资料记载,在1922年至1924年期间,桑志华多次到过赤峰。在这里,他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多达22处。还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现了旧石器时代遗址。并采集了一些史前文物标本。
 
考察活动就这样停止了,直到1930年,中国的考古学家才开始了解到红山文化,开始了中国自己对红山文化的考古调查。不过这也要感谢两位外国考古者留下的宝贵资料,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永在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考古学和人类学期间,认真阅读了鸟居龙藏和桑志华撰写的赤峰考古调查研究的论著,开始关注红山文化。
 
1930年冬季,梁思永由东北的通辽起程,想要经过天山、林东、林西等地,到达当时属于热河省管辖的赤峰。途中因遇严重鼠疫,梁思永只好临时调整计划,改道东北,并对那里新发现的新时期遗址进行挖掘。
 
由于季节原因、冰冻的土地,使得梁思永多次改变计划,先后对热河、林西等地进行挖掘考察,但也都受到温度影响而被迫中断。不过在赤峰他还是收获了一些新石器时期的石器和陶片等一批文物。
 
战争:日本人趁机打劫
 
梁思永在结束热河的考古工作后,回到了北平。梁思永回到北平不到一年,就从东北传来了令人更加不安的消息。日军从东北开始对中国的步步侵略,东北三省、热河等地相继沦陷。
 
而让已经回到北平的梁思永最为担心的消息也随之传来,日军占领热河刚刚4个月,打着学术研究旗号的日本第一次满蒙学术调查团便迫不及待地来到热河,在朝阳、凌源、兴隆、承德、赤峰等地,对一批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调查。两个月的调查中,日本人采集带回了一批石器、陶器和几座青铜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
 
虽然此次调查并未得到太多成果,却引来了日本其他的考古学家,有日本考古学之父之称的滨田耕作亲自出马,带领一个所谓纯粹的考古团体,于1935年夏天到达赤峰,在这里进行了3个星期的大规模发掘。他们的挖掘还受到的日本关东军的特别关照,给予现场警戒、车辆接送等方便。 
 
按照原来的打算,滨田耕作准备在红山山后发掘几座青铜器时代的石棺墓地。但是,一个偶然的发现,使他改变了计划。据说,那是6月中旬的一天,一个日本人在红山后调查遗址分布时,突然发现了史前遗址。
 
史前遗址的发现,引起了滨田耕作的高度关注,他似乎意识到了其中的宝贵价值。于是,他立即修改了原来的发掘方案,放弃了正在挖掘的青铜时代墓地,集中力量发掘史前文化遗址。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在红山后,日本人发掘了两处新石器时代居住址、31处墓葬,出土人骨29具、动物骨20具、陶器等16件、玉石珠380颗、骨器33件、青铜器14件,采集品1000多件。除了对这些宝物的掠取,事实上在考古学上他们并未得到任何实质性的结果。
 
就在日本人在赤峰等地进行文化掠夺的时候,梁思永因为患肋膜炎病倒了。直到1934年的春天才逐渐康复。刚刚恢复健康的梁思永,急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整理在热河采集的材料。1934年秋天,梁思永的热河考古报告发表。这篇考古报告,是由中国考古学者书写的第一篇专论热河新石器的文字。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