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龙耳虎足方壶的劫难故事

2010-04-20 11:55
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古缘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器馆里,有一件青铜器叫龙耳虎足方壶,来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会被它庄严凝重的造型所吸引,长久驻足,仔细观赏。
龙耳虎足方壶的劫难故事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器馆里,有一件青铜器叫龙耳虎足方壶,通体呈椭圆形,侧身有一对龙形耳,底部有一双虎形足,在柔和的灯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庄严持重,给人一种无言的震慑力,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肃然起敬的感觉。来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会被它庄严凝重的造型所吸引,长久驻足,仔细观赏。
 
1923年8月25日,家住河南新郑县南门外李家楼村的一个名叫李锐的乡绅,在自家的菜园中打井,当挖到地下三米多深时,竟挖出不少古铜器的碎片,他从中挑了3件比较完整的铜鼎去卖,没想到居然卖得大洋八百多块,于是喜出望外,赶紧回家接着挖,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这口井正打在了2600多年前郑国国君的大墓上。北洋陆军第十四师到新郑巡防时,得知此事,立即派人接管、监督,并派出工兵部队继续挖掘。坑越挖越大,宝物越挖越多,一直挖了一个多月,共出土青铜器100多件。这些古物后来被统一装到箱子里面,全部上缴河南古物保存所(今河南省博物院)保存。
 
然而,当考古人员打开包装箱后,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原来,新郑古铜器出土时大部分都已破损,光是铜碎片就有672片之多,修复工程之大,难度之高,令在场的人不知所措。不久,两位山东潍县的技师,悄悄地来到开封,住进河南古物保存所的大库中,一连几个月闭门不出。当河南古物保存所的大门再次打开的时候,人们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在中原大地沉睡了2600多年的国宝第一次展露出迷人的风采。
 
这件方壶的雕饰最具特色的是一个龙和虎的配合,两边壶耳做龙形,龙为高冠,回首,尾上卷,整体给人一种凌于云气,沐于深泉的雄伟气魄。壶下方则是两只虎足,虎身下伏,口微张,外吐长舌。据当时的资料记载,当时新郑郑公大墓出土的方壶一共有两对,其中的一对就是龙耳虎足方壶。龙耳虎足方壶出土时,的的确确是一对,可是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龙耳虎足方壶却只有一只。一对,就是几乎一模一样的两只,可现在明明就只剩下一只。那另外一只到底在何处呢?
 
1938年6月,河南开封不幸落入日寇手中。后来,河南博物馆的大门再次被打开时,这座盛极一时的文物大馆里面,已是空空如也。那些丰富精美的馆藏文物,在日本占领开封后,大多下落不明,那对龙耳虎足方壶中的另一只是否落入了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之中呢?
 
抗日战争爆发后,河南博物馆这座中华古物精品的宝库,早已成为日寇进犯中原的重点目标,龙耳虎足方壶危在旦夕,要保住国宝,就必须争分夺秒抢在日寇之前转移。当时河南博物馆保存部主任赵惜时心急如焚,他和同事们紧急起草了一份抢救国宝的秘密报告,直接呈送河南省政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避免日寇抢掠,馆藏国宝必须南迁。而此时此刻,与赵惜时同样焦急的还有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冯玉祥将军,几经斟酌,冯玉祥将军以军人的果敢和对国宝的深爱,决定河南博物馆的精品文物即刻南迁。赵惜时和同事们连夜挑选、打包、装箱、启运。68箱文物由开封西行,经郑州南下,开始了战火中的文物大迁移。天上有敌人的飞机监视,地上有侵略者的军队截击,还要躲避强盗和土匪的抢劫,但他们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抵达武汉,悄悄地进入了汉口的法国租界。没多久,开封就沦陷了,被遗留在开封的青铜器和文物从此踪迹全无。所幸的是,那对龙耳虎足方壶此时已经抵达汉口,在侵略者践踏中原大地时,躲过了一场劫难。
 
史料记载,撤退途中,频遭日本飞机轰炸,一路险象环生,着实为一次险恶之旅。终于,这批文物于1938年11月底经由长江水路运抵重庆,虽然又经历三年内战的炮火硝烟,但这对龙耳虎足方壶连同那68箱文物,一直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1949年11月,国民党政府准备撤离重庆,迁往台湾,慌乱中也没忘记带上河南博物馆的那68箱国宝文物,其中就有那对孪生的龙耳虎足方壶。它们被分别装在了两个箱子里面,一起运到重庆机场。当时箱子外面没有明显的标记符号,所以,在无意中,龙耳虎足方壶被分别装上了两架飞机,还有一种说法,在装飞机时,有人故意把两只龙耳虎足方壶分别装上了两架飞机。就在这时,攻占重庆的人民解放军迅速包围了机场,一些飞机起飞了,而另外十几架飞机被滞留在机场上。余下的飞机以及飞机上所装载的文物,逃脱了背井离乡的命运。这其中,包括一对莲鹤方壶,及剩下的一只龙耳虎足方壶。在一同经历了入土、出土、南迁之后,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姐妹”———另一只龙耳虎足方壶,离自己越来越远……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战争的硝烟也已消失殆尽。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青铜器馆里,一只龙耳虎足方壶静静地矗立着,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它所历经的人间沧桑,
 
它的身影显得苍凉而孤独。同时,在海峡的另一头,台北历史博物馆里,另一只龙耳虎足方壶也孤单地矗立着。两只共同经历了2700多年风风雨雨的“姐妹壶”,如今被一条小小的海峡阻隔而不能相聚,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炎黄子孙,血脉相连,如果龙耳虎足方壶能够“姐妹”团聚,那将不仅仅是文物界的一大盛事,更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
(责任编辑:多宝阁)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