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神秘的南漳古山寨(3)
2010-05-15 10:06
屯兵演武的卧牛寨,规模宏大 卧牛寨的东寨门外就是今荆州市管辖地界了,而北门距离茅坪河不远。两人高的类似哨卡的堡垒,镇守着北门的进寨要道。
屯兵演武的卧牛寨,规模宏大
卧牛寨的东寨门外就是今荆州市管辖地界了,而北门距离茅坪河不远。两人高的类似哨卡的堡垒,镇守着北门的进寨要道。站在堡垒上向南望去,寨墙确如长城般在山顶蜿蜒起伏,直达卧牛山海拔600米的顶峰。
武汉大学历史学家石泉曾在《古代荆楚地理新探》一书中论述,卧牛寨所处位置乃北上古襄阳、南下古荆州惟一的便捷的陆路通道,如果屯兵,进则可出兵驰援它地,退则可长期坚守、拒敌进攻。这,至少能从一个方面解释这个山寨规模为何如此庞大——它是南漳甚至全国规模最大的一个古山寨。
卧牛寨曾经驻扎多少兵马?寨里两个用来碾米的大石磨直径超过了2米。山寨中央、卧牛山主峰之上建有团山寺。寺门前的中央高地上有一个威武犹存的点将台。点将台脚下的一块巨石上,还能看到曾经插过山寨大王旗的大孔。点将台左边有一个4000多平方米的演武场,大约能容纳3000名步兵在此操练;右边是一个直径约80米的圆形阅马场,周围设有3层看台。如果从西门进寨子,还能看见一个能容纳500人操练的中小型操场
徜徉在团山寺中。那一片残墙和四块断碑恍如历史的碎片。这个一进两殿结构的寺庙已倾圮多年,从碑文上可看出重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9年),而始建年代不得而知。
我不明了卧牛寨血雨腥风的过去,但可以感受它强烈的军事目的。寨墙高5米、宽3米,长足有6千米,全部由石块随地势起伏垒砌而成。设有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四个重要关口,内有环寨通道和石屋375间!进古寨的大门也构筑于地势险要之处,山门与寨墙错位成L形,不能直进直出,可谓巧妙。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还留有放置照明物的一尺见方的孔洞,每隔20米左右有一个掩体(是岗哨的位置),每隔50米则有一个瞭望台或炮台。
让我吃惊的是,如此巨大的山寨,在《南漳县志》上竟然没有相关记载。幸亏老叶在团山寺前拓下的5段碑文,帮助他在《钟祥县志》上查到了对卧牛寨的记述。“金鸡寺相传梁武帝(公元373年)时建在李家垱北五里,又有团山寺在李家垱东。” 这样事实就清楚了,在1936年以前,团山寺、卧牛寨一带确是属于安陆府钟祥县管辖的。那么卧牛寨的修筑时间至少已有1600多年了。
如此巨大的山寨是谁、为何建成的呢?传说卧牛寨就是关公收周仓的地方。周仓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这个传说也有一些历史依据:关羽在樊城、新野一带驻防7年,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曾在樊城“水淹七军”,后来,他又从襄樊败退当阳、麦城,他到过卧牛山寨是完全可能的。当然,也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卧牛寨就是关羽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