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

开心学国学:掉入粪池淹死的搞笑皇帝(2)

2010-01-15 11:22
来源:《非常梦》 作者:罗家祥
“下宫之难”中只有赵朔怀孕的妻子赵庄姬逃到了宫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赵庄姬躲藏在宫中不久,就生了个男孩,即后来的赵武

“下宫之难”中只有赵朔怀孕的妻子赵庄姬逃到了宫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赵庄姬躲藏在宫中不久,就生了个男孩,即后来的赵武。屠岸贾听说了,就带人到宫中来搜查。危急之时,庄姬把婴儿藏在大腿根处,向天祷告说:“如果赵家的香火该灭,你就哭;如果不该灭,你就不要哭!”不想赵武竟逃过一劫。

赵朔生前有个叫公孙杵臼的门客和一个叫程婴的好友,他们有感赵氏的知遇之恩,就一起商量帮助赵家抚育赵氏孤儿。程婴说:“屠岸贾这次没找到孩子,绝对不会罢休。你看怎么办?”恰好程婴家中也有一个正在襁褓中的婴儿,程婴忍痛采取了调包之计,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公孙杵臼,公孙杵臼带着这个孩子逃到了永济境内的山中,程婴又让妻子带着赵氏孤儿朝另一个方向逃去。屠岸贾听说了,就带兵来追。程婴假装告密,领着他们找到了隐匿在山中的公孙杵臼。接着,程婴和公孙杵臼两人合演了一场好戏。公孙杵臼当着众人的面大骂程婴,佯装乞求留下孩子一条命。诸将为了斩草除根,都不允许,他们看着“赵武”死在乱刀之下,觉得后患已除,都很高兴。

程婴则忍辱负重,背负骂名把真正的赵氏孤儿抚养成人。

赵家的惨案,据《左传?成公五年》等还有另外一说:赵盾有弟赵同、赵括、赵婴齐,赵婴齐与侄媳,也就是赵朔之妻赵庄姬通奸,族长赵同就流放了赵婴齐。赵婴齐求情说:“有我在,所以与我们不和的栾氏不敢作难。我若死了,二兄就会有忧啊!且人各有能和不能的地方,放了我有何害?”赵同、赵括二人不听。这时赵婴齐做了一个奇梦:

婴梦天使谓己:“祭余,余福女(汝)。”使问诸士贞伯,贞伯曰:“不识也。”既而告其人曰:“神福仁而祸淫,淫而无罚,福也。祭,其得(流)亡乎?”祭之,之明日而(流)亡。

《左传》里的这个梦,说乱伦的赵婴齐虽然拜祭了天使,但仍然摆脱不了流放被杀的命运。三年之后,赵庄姬为了报复赵氏兄弟流放赵婴齐,遂向晋景公诬告赵氏谋反。《左传?成公八年》(前583年,晋景公十七年)记其事曰:“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与赵氏不合的栾氏、郤氏乘机和晋景公一起在六月###赵氏,于是赵家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多行不义见噩梦

赵盾的灭门噩梦,却与晋景公的致命噩梦一脉相承。在晋景公当国君的第十九年,他梦见了有功之臣赵衰的厉鬼。梦中的赵衰披发垂地,捶胸顿足,暴跳于地,身形高大,样子非常恐怖,他厉声骂道:“无道昏君!我子孙何罪,被你冤杀?你不仁不义,我已向上天诉冤要你的命。”说罢直奔晋景公而来,晋景公大惧,往内宫奔逃,厉鬼却不依不饶,毁坏大门和正门紧随而入。

晋景公惊恐异常,大叫而醒,才明白原来是一场噩梦,但却从此一病不起。当时在桑田有一位神巫,晋景公就召其入宫占卜,神巫所卜和晋景公的梦境完全相同。晋景公惊惧地问他该怎么办。神巫无可奈何地说:“这鬼是先世功臣,是有威德的大厉鬼,又正值愤怒之时,制伏不了。”晋景公又问:“那寡人的病体吉凶如何呢?”神巫说:“小人冒死直言,您的病很重,恐怕吃不到新麦了。”这时屠岸贾在旁边,他生怕晋景公“丢车保帅”牺牲自己追祭赵衰,就厉声呵斥道:“你这完全是妖言惑乱国君,君王若能吃到新麦,你当死罪。”即刻把神巫轰出宫去。

晋景公还是不放心,就又占了一卦,结果说是兴大业的功臣中有不顺心的后代在作怪。晋景公就问韩厥,韩厥知道真正的赵氏孤儿还在人世,就对晋景公说:“在晋国断了香火的功臣大概就是赵氏吧?从古时一直到晋成公,赵家世代立功,但是在您这一代却把他们给灭了,老百姓都很可怜他们,所以占龟也是这样显示的,请您认真考虑这件事。”

晋景公也是病急乱投医,就问赵家还有没有子孙后代存于人世的。韩厥就告诉了他赵氏孤儿的实情。于是,晋景公和韩厥密谋,先把赵武接回宫中,乘诸将入宫问疾之机,利用韩厥的部众胁迫诸将见了赵武。早以为赵家已经绝后的诸将大惊,不得已就把屠岸贾拿来做挡箭牌,一个个都说:“以前的赵氏之难,全都是因为屠岸贾假传君命,强迫我们所为,不然,谁敢作乱?”众人又马上见风使舵表明态度,“即使没有君王的疾病,我们也要请立赵氏之后,何况现在还有如假包换的赵武呢。现在您的命令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啊!”于是诸将与韩厥的部众一起杀死了屠岸贾。

晋景公为赵氏平反昭雪后,就把赵氏原有的领地归还给了赵武。程婴顺利完成了任务,觉得死而无憾,就自刎而死,赵武为此服孝三年。

尽管晋景公这样悔过改正,但神巫离去后,他的病还是一天比一天严重。晋景公听说秦国有位名医叫缓,就火速派人去求医。秦于是派遣名医缓来晋为其治病。在缓到之前,晋景公又做了个“二竖为虐”的梦。

(医缓)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左传·成公十年》

晋景公梦见疾病变成了两个小童,其中一个说:“他(医缓)是个良医,恐怕会伤害我们,我们往哪儿逃好呢?”另一个回答说:“我们躲避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这样的话,即使他是良医,又能拿我们怎么办?”两个童子说完后就从晋景公的鼻孔钻了进去,晋景公就被惊醒了。

缓终于来了,他给晋景公诊断后说:“您的病不能治了,病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灸条灸不能到,银针扎也达不到,药物的力量也达不到了,不能治了啊。”(“膏”即现代所说的心尖脂肪处;“肓”即心脏与膈膜之间)听罢,晋景公叹道:“唉!您的诊断和寡人的梦境分毫不差,真是名医啊!”于是,送了缓厚礼而遣送其归。

到了六月丙午日时,晋景公忽然想吃新麦,就吩咐膳夫煮好麦粥,这时他还没有忘记神巫的话,立刻召神巫入宫,指着麦粥对神巫说:“你不是说寡人吃不到新麦了吗?你看这不是新麦吗?”马上喝令左右将神巫推出去斩首。神巫死了,晋景公正要取麦粥来吃,顿觉腹痛难忍要大便,就急急起身如厕,不料竟然站立不住,跌入厕内,陷于粪池中而死。

我们今天谈晋景公,不仅是因为他与两个著名成语“病入膏肓”和“二竖为虐”相关,还因为他的“搞笑死”。历代帝王将相无数,寿终正寝者有之,自杀身亡者有之,战死疆场者有之,被人下毒而死者有之,落魄饿死者有之,甚至精尽而亡的也不是一个两个,而晋景公呢,却是掉到茅坑里淹死的,真可以称得上是史上君王最奇特的死法。

晋景公的梦只是给我们提供了笑料,而赵盾之梦,却敲响了晋国的丧钟。历史的车轮在前进,我们即将看到赵盾后代缔造的赵国崛起的神话和“三家分晋”的悲剧。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