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

乱世悲歌:一代才女蔡文姬最终成为曹操炫耀的(5)

2011-03-25 14:15
来源:新浪读书 作者:佚名
甚至回国之后,她的才名也仅仅被曹操拿来作为炫耀与点缀的花瓶罢了。对曹操而言,蔡文姬存在的最大意义,除了显示自己丞相府的威震远近,便是为他


  甚至回国之后,她的才名也仅仅被曹操拿来作为炫耀与点缀的花瓶罢了。对曹操而言,蔡文姬存在的最大意义,除了显示自己丞相府的威震远近,便是为他默写那失传的四百多篇书籍。至于蔡文姬本人的才气或者悲欢,那都是无足轻重的。


  这,也正是整个民族在动荡乱世中命运的缩影吧。


  在金戈铁马的《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没有把这位才女完全撂下,而给她安排了一段出场。


  那是第七十一回,曹操率军到汉中抵御刘备,途经蔡家庄,拜访了蔡文姬。在蔡文姬家,曹操看到了“曹娥碑”的拓片。


  曹娥是东汉和帝时候的一位孝女,年仅14岁。她父亲醉酒落水而死,曹娥哭了七天七夜后,跳入水中。过了五天,她的尸体背着父亲的尸体浮起来。于是,被作为典型传扬天下。大才子邯郸淳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刻碑记事。蔡邕读了这篇碑文之后,又在碑的背面写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大字。


  曹操和手下人不明白这八个字什么意思,问蔡文姬,蔡文姬也不知道。只有大才子杨修说他知道。曹操自个儿边走边想,走了30里,这才想出来,蔡邕这八个字是在映射“绝妙好辞”四个字。于是,曹操感叹,我和杨修的才能差了30里啊。


  这一段故事,原见《世说新语》的记载,但《世说新语》里讲的是曹操和杨修看了曹娥碑之后的讨论。问题是,曹娥碑原物在浙江上虞,属于江东孙权的地盘,曹操一辈子都没去过那里,怎么可能和杨修讨论这碑上刻字的含义呢?这是《世说新语》里面的一个BUG。而罗贯中妙手回春,将背景改为曹操和杨修在蔡文姬家里看到拓片,这就合情合理了,顺带着也给蔡文姬一个出场的机会。


  不过,在整个这一段里面,重点是描写杨修的才华,为下一回他恃才放旷,遭到曹操嫉恨,最终被杀做铺垫。至于蔡文姬本人呢,在这一段里面,除了引出曹娥碑之外,甚至她连“先人遗物”的意思都揣摩不出,那才华比起曹操,自然又差了不知多少里。总而言之,才女蔡文姬在这一回里面是做了才子杨修的过场道具。对于一个原本就命运多难的女儿来说,这也仅仅是“聊胜于无”的亮相吧。

(责任编辑:柑柠凤仪)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