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民族与国度,都有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堪称“国魂”,绵延传承于后世子孙,为之骄傲,让人叹服。中国有什么?在儒家文化浸染上千年的中国,堪称天下无双的文化瑰宝数不胜数,但或许惟有江南烟雨中传来的昆腔曲韵最能优雅准确地表达出这个民族的谦和、含蓄、宽容与尚美……
昆曲艺术与古希腊戏剧和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至今惟一完整保留舞台演出形式的戏剧艺术。曾有人说,昆曲其实就是我们的“国魂”!因为她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诠释了这个东方国度的古老与高雅。然而,时至今日,京剧已被尊称为“国粹”,誉满天下。走过600年历史的古老昆曲,又为何兴衰变幻,差点成为历史的废墟,被我们不经意间遗忘?
俺一似惊乌绕树向空枝外,谁承望做旧燕寻巢入画栋来。今日个知音喜遇知音在,这相逢,异哉!恁相投,快哉!待我慢慢的传与你这一曲霓裳播千载。【长生殿·弹词·煞尾】
寻梦:曾经的辉煌为何濒临灭绝?
昆曲艺术与古希腊戏剧和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至今惟一完整保留舞台演出形式的戏剧艺术,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明成化至嘉靖年间,算来已有600年的历史。
昆曲唱腔华丽、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艺术最高境界。如果将历史上溯几百年,昆曲应该是这样一幅场景——
江南园林,士大夫阶层雅聚一堂,少不得昆曲戏班笙歌作舞,绵软和唱。就是潦倒的文人墨客,也会买酒而沽时把“闹学”、“惊梦”学唱一番。
北京宫廷,乾隆皇帝堪称昆曲最痴迷的“粉丝”。从他继位起,便大修戏台,宫廷里专门有上千号昆曲艺人为皇帝唱戏。而皇帝的爱好极大地促进了昆曲的发展,许多地方官员便极力推崇昆曲。在国家图书馆的《南巡盛典》,忠实地记录了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时,地方官员绞尽脑汁排演了一出《寿山福海》,舞台华丽,热闹至极。
相关文章:
2、吴侬软语话昆曲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