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揭秘昆曲兴衰变幻六百年:寻梦、惊梦、闻喜(3)

2009-04-08 17:4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随后,频临消亡的昆曲受到重视,全国成立了北方昆曲剧院等7个昆曲专业演出团体。 然而,《十五贯》的意义在于没让昆曲消亡,昆曲面临的窘状并未从

随后,频临消亡的昆曲受到重视,全国成立了北方昆曲剧院等7个昆曲专业演出团体。

然而,《十五贯》的意义在于没让昆曲消亡,昆曲面临的窘状并未从根本上改观。

昆曲在鼎盛时期曾经有1000多出剧目,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昆剧传习所传字辈大约留存下来400出,传到蔡正仁们,能凑出200出,可到年轻的一批,能凑出100出戏就已经不错了。

与剧目相比,昆曲人才更是匮乏。10多年前,全国大约有800人在从事昆曲工作,号称“八百壮士”,如今只剩下600人了。全国7个昆曲剧院团创作、演出普遍陷入困境,演员培养及艺术创作均无力投入。

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因循腼腆。想幽谁边,和春光暗流传?迁延,这衷怀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身子困乏了,且自隐几而眠。【牡丹亭·惊·山坡羊】

闻喜:青春版《牡丹亭》让昆曲走出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是《牡丹亭》中杜丽娘缱绻春光无限发出的感慨。“不进剧场,怎知幽兰之美?”这是观众在看过“青春版”《牡丹亭》后惊睹其玲珑典雅而发出的赞叹。

能够称之为“国魂”的瑰丽艺术,必然能够在血脉的传承中沉淀下难舍的情节。因此,尽管昆曲在某一个角落静静孤守了那么多年,仍然能够激荡所有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弦。

当上个世纪90年代末昆曲再度跌入低谷后,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共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中国的昆曲名列其中。曾经几乎如境般的昆曲苏醒过来,昆曲热潮开始涌动……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