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史说汉字(二):尘封甲骨

2009-06-29 11:2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甲骨文的研究,开启了一段尘封数千年的古代文明,被风沙掩埋的历史一点一点地再现。逝者如斯,文明在不断的积淀中,前进。

公元前1046年,商朝为周所灭。二十年后,商朝旧臣箕子路过都城殷时,看到的已是一片麦田。繁华的都城从地平面上消失了,商朝人大量使用的甲骨随着朝代的灭亡再也无人提起,而商都的位置再也无人知晓……清光绪25年,执掌国子监的大臣王懿荣患了疟疾,按照中医使用“龙骨”入药。他意外发现从药铺买来的“龙骨”上刻有文字。经过研究,他认为,这一定是未知的远古时代的文字。那一年,是公元纪年的1899年。

这个著名的故事,最初刊登在1931年北京发行的《华北日报》上。后来,几乎所有涉及甲骨文发现的书籍都转述过。药店是在宣武门菜市口的达仁堂,最早来源就是从这篇小文章里来的,后来有很多学者也去调查了一下,菜市口有没有这样一个达仁堂,但是菜市口没有达仁堂药铺。故事的虚实已经无从分辨,但发现甲骨文确实是王懿荣的一大功绩,正是他的学识和眼光,使甲骨文在经历三千年后惊现于世。这些刻有神秘文字的龟甲,记录着一段文明的记忆,而在探究这些遥远记忆的同时,又有无数人物的悲欢离合,推演着甲骨学研究的一百余年。就在甲骨文发现的第二年,八国联军进占北京,王懿荣投井殉国,悲壮地结束了生命。甲骨文字究竟记载了什么?在发现之初,很多人不相信王懿荣的说法。

章太炎是研究《说文解字》的,他觉得《说文解字》里引到的(籀文)应该是中国最古的文字了,不应该再有更古老的。所以他对甲骨文抱怀疑态度的。他曾经讲(甲骨文)是古董商人为了谋利益,所以造假造的。而当时的古董商人也隐瞒了甲骨真正的出土地点,为了保证盈利的渠道,他们确实编造了很多谎言。有的说汤阴出土,有的说汤阴的羑里出土。有的说卫辉出土,总而言之,都没人说是安阳西北五里的小屯村出土的,没有。此时,有一位名叫罗振玉的金石学者,他坚信甲骨所刻是了不起的历史秘密。在胞弟等人的协助下,他发现甲骨文的实际出土地是河南安阳县的小屯村。接着,他又在甲骨文字中发现了重要信息。卜辞里面发现殷王名谥十余,就是商王的名字十多个。所以说他恍悟,这卜辞的出土地应该就是商朝都城。殷都,是消失了3000年的古代都城。《史记·殷本纪》虽然记载了商朝的历史,但由于缺乏商代的文字记载,在20世纪初,国际上的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的夏商只是传说中的王朝。洹河边的小屯村会是3000年前那个繁华的都城吗?有人说,王国维是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天才学者,他是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字的研究,王国维复原了殷王谱系。隐藏于甲骨背后、曾经失落的殷商文明初露端倪。如果没有甲骨文,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个时代还是一种神话,就是充满神话的时代。那么这段历史怎么样?我们不清楚。甲骨文一发现,至少商朝的存在是没有任何人敢怀疑。 公元前1300年左右,经历九世之乱的商朝出现了一位杰出的王,盘庚。他带领臣民开始了一次宏大的迁都之旅,从黄河以南的“奄地”西渡黄河到殷。

洹河水在这里绕成了一个大大的“几”字形。沿大河回溯,时光的另一头,3300年前的一天,迁徙的队伍从远方而来,他们看到了这条大河,看到了一个森林茂密的地方,他们将在这里建立崭新的都城,并在此传8代12王,历时273年之久,后人称之为殷商。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汉字系统。它是一种单纯的象形文字吗?是一字一音还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学者们发现,甲骨文字不但已经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而且,它脱离原始文字阶段进入成熟已有一段时间。第一,它的文字的数量很多,现在最新的统计,它单个的文字已经超过4000,它可以表达很复杂的概念,它的词性就包括名词、动词、代词、副词,各种各样的词都已经齐备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