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乌纱经营权:支撑中国历代王朝的杠杆(2)

2009-07-28 15:41
来源:一元一 作者:中天飞鸿
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后主高纬先生,在卖官方面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该阁下上台后,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大臣们的工资待遇都无法兑现,于是他便大胆改

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后主高纬先生,在卖官方面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该阁下上台后,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大臣们的工资待遇都无法兑现,于是他便大胆改革创新,具体干法是,赐给以和士开为首的重臣公开卖官的特权,让他们划分地盘卖官,上至郡县下至乡间的各级官职,都明码标价,给够钱就卖,而不论买官者是啥货色。钱多者做大官,钱小者做小官,没钱者再有才干,也只有干瞪眼。北齐末年出现了许多“敕用州主簿”、“敕用郡功曹”,官职前凡标有“敕用”二字者,均是花钱买的官也。而和士开等人也因此大发横财,所得买官钱远远多于他们应得的俸禄。

秦朝大老板嬴政卖官所得,皆归国有,刘宏先生虽然大捞了一把,卖官所得,也大部分归入内库,其经营性质,乃为“国营”。高纬先生对卖官进行的改革,则属于“国营企业,私人承包”性质,以卖官所得代替大臣的俸禄,可收到减少国家财政负担的效果。而皇帝以下的大臣和地方官利用手中权力,私下出售乌纱,牟取暴利,中饱私囊,则完全是私营性质了,只不过这些人得靠手中的权力进行营业,按现在的说法叫“以权谋私”。此类私营老板,在历史上就多如牛毛了。

唐朝权奸李义府先是任吏部尚书,主持全国官吏的选拔,该家伙根本没有鉴别贤愚优劣的能力,唯以贿赂多寡为选拔干部的标准。他干上右丞相后,仗着有武则天女士撑腰,更是“专以卖官为能事”,连一直由皇帝亲自选任的御史,他都敢擅自决定,高宗也拿他无可奈何。他的母亲、老婆和几个儿子,也跟着大做乌纱交易。李记乌纱公司生意十分兴隆,全家敛财无数。

据《旧唐书·第一一九卷》记载,唐朝另一权奸元载,本性贪婪,干上宰相之后,与中书省官员卓英倩、李待荣相互勾结,大做乌纱买卖。以致“天下官爵,大者出载,小者自倩、荣,四方赍金求官者,道路相属。”凡舍得花钱者,皆能闹顶乌纱戴戴。五代时期后唐宰相豆卢革,是个善抓商机的“企业家”。唐庄宗为“匡扶社稷”,起兵攻入梁国首都开封,朝官一时奔忙,干部档案多有散失,豆卢革于是趁机出卖“告敕”,即官员的委任状,许多原先并非官宦的人花钱买得告敕,一变而为名门世家,进入显贵之列,而豆卢革也因此猛发大财。北宋的蔡京、梁师成、王黼、朱勔、李彦、童贯受徽宗宠幸,掌握军政大权,时称“六贼”,他们分别开起乌纱拍卖行,将大小乌纱标明价码,公开拍卖。其中王黼与梁师成相勾结,联合开办乌纱公司,公开标价卖官,“三千索,直秘阁;五千贯,擢通判,”便是该公司开出的两种乌纱的价码。南宋权奸贾似道,更是做乌纱生意的奇才,该家伙干上宰相之后,为了垄断官员的升迁贬黜大权,以整肃干部队伍为名,修订了《吏部七司条法》,严格控制朝廷各级官员的考核、委任,结果群小竞进,“其求为帅阃、监司、郡守者,贡献不可胜计”,贾似道也从此财源滚滚。

随着社会的发展,乌纱经营业也与时俱进,到了明清两朝,这一行业更加发达,并且人才辈出,其中明朝的严嵩父子、南明的马士英、清朝明珠、奕劻等,均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严嵩父子不但控制了朝中文武百官的升黜大权,连一些地方小官的乌纱经营,也一并垄断,且公开标价出售:文官州判三百两、通判五百两;武官指挥三百两,都指挥七百两,朝官中,吏部官价最高,买一顶“主事”的乌纱,需银万两以上。严氏父子的垄断经营,使许多官员的前途命运,要靠出银多寡来决定。南明奸相马士英,比严嵩父子技高一筹,该家伙不但大张旗鼓地开办乌纱公司,而且以“革命的名义”进行大规模经营,崇祯十七年,他打着强兵复明的旗号,假借所谓“助军兴”之名,公开标出价码,大做乌纱生意,从朝廷到地方,各级乌纱都有定价,甚至连考生也要以纳银多寡定名次。据《明季南略》记载,当时流传一首歌谣曰:“中书随地有,都督满街走;监纪多如羊,职方贱如狗;相公只爱钱,皇帝但吃酒;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可见马记乌纱公司的生意兴隆到什么程度。不过马士英的乌纱生意,多借皇帝的诏令来做,这又有了公私合营的性质。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