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重新认识四大发明:如果没有纸,世界会怎样(2)

2009-10-27 15:37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刘仰
造纸术在中国被发明后,它的两大优点使它超越了上述所有记录载体,成为文明和文化的最佳保姆。 纸张轻便,便于携带,便于交流;纸张便宜,便于普

造纸术在中国被发明后,它的两大优点使它超越了上述所有记录载体,成为文明和文化的最佳保姆。

纸张轻便,便于携带,便于交流;纸张便宜,便于普及,便于传播。因此,自从公元前中国开始出现了纸张后,虽然中国历史上各种战争和自然灾害并不少见,但是,每一次人为的或自然的灾害都没能使中国古代文明的延续受到致命的影响。即使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中国古代文明依然顽强地延续了下来。这就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奥秘之一。

顺便说一点题外话。史书上说造纸始于汉朝的蔡伦,在秦始皇之后。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蔡伦只是当时各种造纸术的集大成者、总结者,在蔡伦之前很多年,造纸术已经零星地在各地出现。传说秦始皇的大将蒙恬——就是那个负责督建长城的人——发明了毛笔,这应该是与纸张有一定的关联。因为,以前的木简、竹简更多使用的工具是刻刀,而纸张绝对不能使用刻刀,毛笔的出现就有了必然性。但是,当时的纸张技术和数量都有较大的局限,因此,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秦朝的竹简上,是用毛笔书写的。

纸张在亚洲地区的传播,造成了东亚儒家文化圈;纸张传入西亚之后,形成了中世纪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纸张传入欧洲,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助产士。

纸张不光成为文明和文化的保姆,同时也成为商品,成为人类生活的各种工具,更重要的是,纸张取代了笨重的金属货币,纸币的出现直接导致现代社会金融体系的形成。

法国文豪巴尔扎克在其《人间喜剧》的一篇小说中,非常详细地提到了一位法国年轻人为探索造纸工艺而作的种种试验,当然,小说中这个年轻人最终没有成功。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年轻人的原型就是巴尔扎克本人。他年轻时经营一家造纸厂失败,欠了很多债,不得不改行,以写作为生。但是,这个故事显示了当时整个欧洲的造纸水平。

当时的欧洲,造纸技术主要由阿拉伯世界转手得到,比较简单。在巴尔扎克办造纸厂失败后不久,法国财政大臣特地约见了两名当时在法国的中国清朝政府的留学生,表示愿意提供经费(约5000法郎),请这两名中国留学生把中国的造纸技术带到法国。几年后,这两名中国人把中国的整套造纸技术传到了法国,其中关键技术是大幅面纸张的捞浆技术,薄纸技术,纸张表面光洁技术,以及原料技术等。从此以后,欧洲掌握了这些关键技术,结合工业革命的大规模生产的要求,造纸技术迅速达到空前的水平。

当时在中国人的头脑里,根本没有今天所谓的专利费的概念,否则的话,欧洲应该为造纸技术向中国支付多少专利费呢?

欧洲从中国学到的造纸技术原理,直到今天最现代化的造纸厂依然在使用,不同的是工具发生了改变。

比较中国古代的造纸术,我们还可以看到,毕升造纸所使用的材料大多是生活废料。至今,号称纸张极品的中国宣纸,使用的原料主要还是当地的稻草。在我念大学的时候,多次到浙江温州进行社会调查。有一次,我顺道去了南雁荡,住在山腰的道姑庵里。山脚下有一条溪水,旁边安装了一台水车,每时每刻都可以听到水车捣浆的声音。山上的道姑和山对面的道士就是用这个水车和稻草,制造他们生活所需要的纸张。我们离开的时候,道姑还特地送给我们很多她们自己制造的纸张,告诉我们,这么好的纸,大城市里绝对买不到。

中国古代造纸术从来没有像今天的造纸工业那样,大量使用木浆,大量耗费水资源,大量造成污染。

中国的造纸术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其真正的内在价值也值得我们在今天和未来重新认识它。

在中国造纸术的海外传播过程中,几乎可以说,中国造纸术所到之处,都带来当地文明的一个跳跃性的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明德)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