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毛泽东:“秦始皇是个好皇帝”比孔夫子伟大(4)

2011-04-07 09:38
来源: 新华网 作者:佚名
毛泽东在1964 年前后多次谈到秦始皇的历史地位,评价越来越高。在1964年6月24日一次接见外宾的谈话中,毛泽东说: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


  毛泽东在1964 年前后多次谈到秦始皇的历史地位,评价越来越高。在1964年6月24日一次接见外宾的谈话中,毛泽东说: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认为应该讲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夫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骂他就是两条:杀了460个知识分子;烧了一些书。同年8月30日在一次谈话中说到黄河流域的水利建设,毛泽东又说道:齐桓公九合诸侯,订立五项条约,其中有水利一条,行不通。秦始皇统一中国,才行得通。秦始皇是个好皇帝,焚书坑儒,实际上坑了460人,是属于孟夫子那一派的。其实也没有坑光,叔孙通就没杀么。孟夫子一派主张法先王,厚古薄今,反对秦始皇;李斯是拥护秦始皇的,属于荀子一派,主张法后王,后王就是齐桓、晋文,秦始皇也算。我们有许多事情行不通,秦始皇那时也有许多事情行不通。(陈晋主编《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下册,第1155页。)


  历史上曾经有抬高秦始皇的说法,但是毛泽东将秦始皇和孔夫子相比较,公开扬秦抑孔的论点,应当说是最具有历史文化的冲击力和震撼力的。


  “焚坑事业要商量”


  20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的毛泽东对秦始皇发表了具有更为绝对化倾向的肯定和赞扬。较此前所谓“坑儒”“其实也没有坑光”的说法更进了一步,认为对于秦始皇“焚坑事业”的历史意义应当重新讨论。


  1973年7月4日,在和王洪文、张春桥的谈话中,毛泽东说,不能大骂秦始皇。他还感慨历史上不少诗人对秦始皇兴趣不大,“就是李白讲秦始皇”。(陈晋:《毛泽东与文艺传统》,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第302~306页。)毛泽东的原话是:“早几十年中国的国文教科书就说秦始皇不错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就是李白讲秦始皇,开头一大段也是讲他了不起。'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一大篇,只是屁股后头搞了两句:'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就是说他还是死了。你李白呢?尽想当官!结果充军贵州,走到白帝城,普赦令下来了。于是乎,'朝辞白帝彩云间'。其实,他尽想当官。《梁甫吟》说现在不行,将来有希望。'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指挥楚汉如旋蓬'。那时神气十足。我加上几句,比较完全:'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把他下了油锅了。”确实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由于该诗后头部分写了秦始皇大兴土木,寻求长生之药等事,便引出毛泽东一段对李白很不客气的议论”。


  陈晋主编《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下册,第1273页。1973年8月5日,毛泽东作《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其中涉及对秦始皇的评价:“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版,第361页。) “焚坑事业要商量”,或引作“焚坑事业待商量”,中央档案馆保存的铅印件作“焚坑事业要商量”。毛泽东又说:历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会前期有建树的,都是法家。这些人主张法治,犯了法就杀头,主张厚今薄古。儒家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都是主张厚古薄今的。1973年9月23日,毛泽东会见埃及副总统沙菲时又说到秦始皇。他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骂我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是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修筑宽广的道路,不搞国中有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