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毛泽东:“秦始皇是个好皇帝”比孔夫子伟大(6)

2011-04-07 09:38
来源: 新华网 作者:佚名
秦始皇耽于泆乐,无聊得很 毛泽东对秦始皇的评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倾向有所不同。这是由复杂的因素决定的。而毛泽东出自


  秦始皇“耽于泆乐”,“无聊得很”


  毛泽东对秦始皇的评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倾向有所不同。这是由复杂的因素决定的。而毛泽东出自深心的秦始皇观,经过历史心理多棱镜的折射,在不同的时段,表现出不同的色彩。


  1961年9月22日,熊向晖等到武昌向准备次日会见蒙哥马利元帅的毛泽东汇报情况。当毛泽东得知蒙哥马利在参观医院时曾经对医生说“你们中医中药很神奇,应该发明一种药,让你们的毛主席长生不老”时,他对熊向晖等人说:“什么长生不老药!连秦始皇都找不到。没有那回事,根本不可能。这位元帅是好意,我要告诉他,我随时准备见马克思。没有我,中国照样前进,地球照样转。(熊向晖:《关于接班人问题的一次谈话--毛泽东和蒙哥马利》,《毛泽东交往录》,人民出版社,1991,第440页;董保存:《在历史的漩涡中--与毛泽东有关的往事》,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90 ,第188页。)68岁的毛泽东,就此发表了对生死的看法,同时也透露出对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药”的做法颇不以为然。


  1975年,在批儒评法运动中,全面抬高秦始皇成为一时风气。当时在毛泽东身边为他读书的芦荻曾经就秦代政治史和秦始皇的历史地位请教毛泽东。毛泽东说,秦始皇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地评论。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中国以后,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耽于泆乐,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对暴秦,就包括反对秦始皇,完全是正义的。这次战争掀开了我国封建社会中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的序幕,在历史上有很大的意义。(杨修业:《在毛主席身边读书--访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芦荻》,《光明日报》1978年12月29日。)这可能是我们目前所知毛泽东最后的秦始皇评价。其中“要一分为二地评论”的意见,是符合毛泽东曾经长期提倡的历史主义的原则的。
 

  以为秦始皇“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的说法,可能并不合于历史真实。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曾经5次出巡,“亲巡天下,周览远方”,其实都是有具体的政治目的的。秦始皇在各地刻石纪念,所谓“东抚东土,以省卒士”,“临察四方”,“宣省习俗”,以及《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所谓“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海内”,都说明了这一情形。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连年万里巡行是十分艰苦的事。我们不必轻信秦王朝当时“皇帝之功,勤劳本事”,“朝夕不懈”,“莫敢怠荒”(《史记·秦始皇本纪》)的政治宣传,但是也不宜得出秦始皇“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的结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表的这些议论,其实都是对秦始皇执政后期政治风格的批评,也曲折地反映了晚年毛泽东的特殊的心境。读所谓“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耽于泆乐,求神仙,修宫室”,“消磨岁月,无聊得很”,可以体会到这时的毛泽东,是在坚持一种急进而更急进,进取又再进取的斗争风格。而通过所谓“什么长生不老药!连秦始皇都找不到”,人们似乎又可以隐约感受到一种悲凉的气氛。有学者引录叶剑英“忽忆刘亭长,苍凉唱大风”的“微妙的诗句”,以为对于理解晚年毛泽东的心态“颇具启发含义”。论者又引范硕《叶剑英在1976》一书中所说,叶帅晚年,几位同志为编辑他的诗集,曾当面请教“刘亭长”指谁,叶帅不假思索地吐出“毛主席”三个字。(陈晋:《毛泽东与文艺传统》,第381页。)在晚年毛泽东的心理中读出“苍凉”基调,是有一定道理的。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