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精气学说(2)

2009-04-11 16:2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二) 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古代哲学家经过高度概括,将其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升,即由下

(二) 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古代哲学家经过高度概括,将其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升,即由下向上;降,即由上向下;出,即由内向外;入,即由外向内,这些运动,从不停息。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升与降、出与入,是保持相对平衡的。通过气的运动,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称为气化。气化的表现十分复杂。如无形之气变为有质之形,有质之形化为无形之气,这种形气之间的转化,当然属于气化。由于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故万物之变化,亦皆属气化。如动物之生、长、壮、老、已;植物之生、长、化、收、藏,无一不属气化之列。气化,也是永不休止的。 气的运动和气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即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能产生气化,如果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止,气化也就停止了。可以说,气的运动是气化的前提,没有气机,就没有气化,也就没有世界上的一切变化。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帝曰:愿闻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该论还说:“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可见,变化基于气之运动。该论对气的升降出入与气化的关系,还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他说:“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帝曰:不生化乎?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如上所述,动物和植物的气化,也必须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中,才能得以进行。 气构成整个世界,气的运动,进百产生变化,引起了世界的运动和变化。罗钦顺在《困知记》中说:“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辟,一升一降,循环无已,积微而著,为四时之温凉寒暑,为万物之生长收藏,为斯人之日用彝伦,为人事之成败得失┅┅”。总之,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气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引起世界的万事万物也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而世界上的一切运动变化,都是气运动变化的具体表现。

(三)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 每一物体都是相对独立的,物体和物体之间似乎没有联系,其实物体与物体之间充满着气。气,充斥于天、地、万物之间,成为他们相互之间的中介。正因为有气作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才把天、地和万物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人也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所以人和天、地、万物的变化往往是相通的,故《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气,作为万物的中介,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例如:磁石吸铁,乐器之共振和共鸣,日月之吸引海水而形成潮汐┅┅等等,都是以气为中介,而相互感应的自然现象。

(四) 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淮南子》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综观人上述两段古人的论述,可见人是领先天地之精气而产生,随四时的规律而成长的。天地之精气相合,才会产生人。人是由天地之精气相合而产生的,天地之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编辑:诚明)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