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黄帝内经》的养生论述

2009-04-26 17:3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黄帝内经》对先秦以来的养生方法和经验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全面的总结,不仅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而且还记载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

《黄帝内经》对先秦以来的养生方法和经验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全面的总结,不仅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而且还记载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内经》养生学说的内容,除《素问》的《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及《灵枢》的《本神》、《天年》、《五味》等专论外,其余都散见于各篇之中。现择要简述如下:

(1)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生命学说理论,奠定了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内经》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认识到自然界包括天地、四时阴阳均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内经》还指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同于性命者也”。把精气神奉为生命之三宝,而气血津液等为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些理论,使养生学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上。

(2)充分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概括说明人、自然、以及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的统一性、特殊性及辩证关系,强调人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既保持人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统一,又保持人体内部的平衡协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3)提出“天年”的概念,以男子8到10岁为一阶段,详细阐述了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历程和规律,特别是对人体衰老的变化过程、原因有相当精辟的论述,并提出了有关延缓衰老的措施、方法。

(4)明确提出“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把人体“正气”作为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的关键,强调正气的主导作用,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种以内因(正气)为主的养生思想,对古代养生学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后世的许多养生方法,其出发点就在于健身强体,维护和增强自身的正气,提高防病能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5)在藏象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以五脏六腑为中心,以精神气血为基础,以阴阳平秘为标准的综合养生模式。《内经》指出:“五脏者,中之守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夫五脏者,身之强也……得强则生,失强则死”。把五脏的“得守”、“得强”作为养生的核心问题,强调五脏在生命过程中的主宰地位,这是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特色。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