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略论调神摄生(2)

2009-05-17 17:2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旷惠桃
适应自然规律以调神的基本精神,是根据春、夏、秋、冬四时气候来调摄保养精神意志。因为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神志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如《素问

适应自然规律以调神的基本精神,是根据春、夏、秋、冬四时气候来调摄保养精神意志。因为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神志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春“在志为怒”,夏“在志为喜”,长夏“在志为思”,秋“在志为忧”,冬“在志为恐”。就是说机体的情志变化,会因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专门讨论了如何适时调神的问题,指出:“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三月……早卧早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这里提出了四时不同的调神方法:春天万物复苏,生气勃勃,人的情志也要与生长之机相适应,意气风发,舒展条达;夏天万物茂盛,开花结实,人的情志应充沛饱满,处于外向状态;秋天万物平定,肃杀之气降临,人的情志也应随之收敛,安定平静;冬天万物闭藏,寒气笼罩,人的情志更应处于内向状态,伏藏而不外露。显然,“以使志生”,“使志毋怒”,“使志安宁”,“使志若伏若匿”等,都是调神的关键。

此外,还有根据每日时间的顺序而调理精神及生活起居的措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一日四时,人体阳气随之而有出入盛衰之别。一日之中,阳气的这种弯化与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是相符的。因此,每日调神的方法与四时调摄一样,应以阴阳的变化作指导,早上及上午阳气旺盛,故人的精神宜振奋向外,朝气蓬勃;暮晚阴气旺盛,阳气收敛,则人宜休整、静息。

气功练神

气功是一种防病治病、强身延年的好方法。气功能够养神。清代潘

所辑《内功图说·十二段锦总诀》注曰:“盘腿而坐,紧闭双目,冥亡心中杂念……静思者,静息思虑而存神也。”气功主要是通过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和入静的方法,由意念引导“内气”,使之按正常经络循行路线循环,以调整阴阳,更新气血,保全真气,养神练神,达到强身保健、祛病延年的目的。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谓:“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气功分静功与动功。静功并非静止,乃是人体机能活动中的一种特殊运动状态,即所谓“外静内动”。“外静”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锻炼的一种手段,“内动”才是锻炼的目的。

动功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之类,这些练功方法,亦很重视内气的活动,注重调神练气,并配合柔和的肢体活动,以达到动中求静的目的,故亦是调神摄生的好方法。

练气功必须掌握调身、调息、调心三个环节。调身就是摆好姿势,这是练功的第一步。自然的放松的姿势是练气功的先决条件。只有身体的放松,才能诱导精神的放松。调息即调节呼吸,是在姿势摆好后就开始的。调心就是静神,这是气功最基本的功夫,也是决定气功疗效的重要因素。在调身的前提下调息和调心,二者之间关系很密切,前人所谓“心息相依”,即是此意。总之,调身、调息、调心这三者在气功锻炼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都是在意念活动的主导下进行的。通过各种特定意念活动的主导下进行的。通过各种特定意念活动的定向性和定位性的自我锻炼,能动地诱导入静,改善和增强人体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