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李时珍曾高度评价绿豆为“济世之良谷也”。热天,工作和劳动之余喝一碗绿豆汤,自有神清气爽、烦渴尽去、暑热全消、心旷神怡之感,这是由于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止渴利尿的功效。绿豆汤可冷饮,也可热食,可甜服,也可以淡喝,能适应不同人的口味,方便简洁,效果满意。更可贵的是绿豆能解一切毒物中毒,如酒精毒、野菌毒、砒霜毒、丹石毒、药物毒、尤其是事物中毒。此外,绿豆还能消肿止痒,收敛生肌。而皮肤生疮,多在热天,诸如痱子、皮炎、湿疹、疖肿等及烫伤也是热天较多。对于痱子,可将绿豆、荷叶、白糖同烧汤喝,可消炎止痒。
黄瓜:《本草求真》里说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清热利水”,因此,炎热的夏天多吃些黄瓜是有好处的。黄瓜的含水量为96~98%,为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
它含的纤维素、非常娇嫩,这在促进肠道中腐败食物的排泄和降低胆固醇方面均有一定作用。
更令人可喜的是,鲜黄瓜还含有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多吃黄瓜可减肥,这对胖人大有好处。
3.宜省苦增辛 夏季饮食调养,除了要着眼于清热消暑外,还要注意不要损伤了脾肺之气,夏天一定要少吃太热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现代医学认为,夏季炎热的刺激,
使神经中枢处于紧张状态,内分泌腺的活动水平也有改变,引起消化能力减低,胃口不开,不欲饮食。因此,夏季最好吃些清淡少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吃含脂
多的食物,易使胃液分泌减少,胃排空减慢。
4.饮食以温为宜
夏季饮食一般以温为宜,《养生镜》中指出:“夏之一季是人脱精神之时,此时心旺肾衰,液化为水,不问老少,皆宜食暖物,独宿调养”。此处“心旺肾衰”,是指阳气旺而阴气弱,食暖物,是为了助阳气,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又如何食暖物呢?养生家们认为,在早、晚餐时喝点粥是大有好处的,这样做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如赤豆粥有补肾消水肿、治脚气的功能,肾功能较差的人最好多食用;蚕豆粥能辅助治疗水肿和慢性肾炎,荷叶粥能解暑热,清胃润肠,止渴解毒,可治嗓子痛;莲子粥能健脾和胃,益气强志,对腹泻、失眠、遗精、白带多等均有一定的疗效;百合粥能润肺止咳、养心安神,最适合肺阴不足的老年人食用;冬瓜粥有利水消肿,止渴生津的功能,并有降低血压的作用;银耳粥有生津润肺,滋阴养肺的功能,可以治疗高血压和慢性支气管炎;黄芪粥则可治脾虚所致的水肿;豆浆粥和皮蛋淡菜粥则可治疗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
5.喝冷饮的学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健高,饮料走进了千家万户,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五颜六色的饮料,几乎成了人们爱不释手的东西。一般地说,夏季气候炎热,常致腠理
开泄,出汗很多,人们时时感到口渴,所以喝点冷饮,能帮助体内散发热量,补充体内水分、盐类、维生素,可起到生津止渴、清热解暑的作用。但中医养生家们认
为,夏季人体阳气在外,阴气内伏,胃液分泌相对减少,消化功能低下,故切忌因贪凉而暴吃冷饮。如果过量,会引起疾病,使人胃胀难受,以致腹痛、腹泄。所以
民间谚语说:“天时虽热,不可贪凉;瓜果虽美,不可多食”,这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此外,大汗之时不要过量饮用冷饮,因为冷饮饮用大多,不仅不能尽
快地补充和调节体内盐类和水分的丢失,反而冲淡了胃液,降低胃液的杀菌力,使致病微生物通过胃肠道,引起胃炎、肠炎、痢疾等疾病,尤其是对某些慢性病患者,吃冷饮更要有所选择和节制,例如,冠心病患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不宜多吃冰冻的食品。以免加重病情或诱使旧病复发。对于胃溃疡病、胃酸过多的疾病,不宜多用含酸味的冷饮;糖尿病患者,在自制冷饮中,应少加或不加糖,否则饮时会感到口中甜腻或胃部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