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人体是由五脏六腑、经络气血、各种器官组织所组成的。这种组成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构成了—个有机的统一体。体内不断地进行着各种物质交换,发生着多种多样的生理变化,同时不断地同外界进行着物质交换,中医把这种物质的运动形式称为“升降出入”。可以看出,人体的正常功能不仅与体内各方面的因素有关,而且同外界环境变化也有密切关系。人体的内部状况和外界条件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人体就是依靠自身的这种“升降出入”的调节作用,保持各方面的相对平衡而维持健康。如果这个平衡过程被破坏,人就会生病。在这里,人体内的平衡失调是主要的。人和外界环境的关系失调,总要通过影响体内的变化过程才能发生疾病。
比如,当冬季寒潮入侵,气温下降,有些人就会生病,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生病。这就说明,人体生病决不单纯由于致病因素,更重要的是决定于人体抗御致病因素的能力。中医把使人生病的因素叫做“邪气”,人体适应环境和抗御致病因素的能力叫做“正气”。疾病就是正气和邪气斗争的一个复杂过程。
那么,什么是邪气呢?也就是说哪些因素可以导致疾病呢? 首先,中医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生物之一。人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然界的无论什么变化,都和人类的生活、甚至生命息息相关。而自然界对人的影响,最密切的莫过于气候的变化。自然气候变化是多种多样的,中医根据它们的特点,把它们归纳为六种,即“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气候变化是人和一切生物生长所必需的,不是邪气。
但是如果太冷、太热,或者不应当冷的时候冷,不应当热的时候热,以及急剧的气候变化等等,就会使人生病。这样的气候,就是邪气,中医称为“六淫”。所谓“六淫”,也就是指反常的气候。在这些反常气候中,也包括 了适合于这种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病原体。对其中有明显传染性的致病邪气,中医叫做“疫”、“毒”、“瘟”。这些反常气候引起的疾病,各有不同的特点,医生通过观察反映出这些特点的症状,就可以知道是哪种邪气伤害了人体。一殷说来,风邪最容易使人生病,而且得了病容易变化,常见有怕风、发热等症状,这在春季比较多见。寒邪伤人多见于冬季,常常有疼痛怕冷一类表现。暑病多见于夏天,大多是急病暴病,常常有汗出、口渴、无力等表现。湿邪造成的病多见于夏季最末一个月,病程比较长,常常有胸口闷、不想吃东西、身体沉重、疼痛等表现。燥邪引起的病多见于秋天,大多有口唇干燥、想喝水这样的症状。火邪又叫热邪,它所造成的疾病,大多有高烧、面部发红、大量出汗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