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呕吐内关三里寻

2009-08-10 11:43
来源:一元一 作者:王维恒
呕吐是指饮食物或消化液等由胃中上逆而出的病证。有声无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因二者常同时出现,故合称呕吐。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胆囊炎、急性食物中毒、急性胃炎、幽门痉挛

呕吐是指饮食物或消化液等由胃中上逆而出的病证。有声无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因二者常同时出现,故合称呕吐。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胆囊炎、急性食物中毒、急性胃炎、幽门痉挛或梗阻等所出现的呕吐,可归属于本证。

呕吐治疗的的原则是驱邪降逆,和胃止呕。主穴可取内关、足三里,并配以中脘、胃俞、曲泽等穴。毫针刺,先止呕,再扶其正。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其中,曲泽以三棱针刺血;胃俞先泻后补,以补法为主;余穴用泻法。

兼有呕吐清水,遇寒凉刺激则加重者加上脘、胃俞;兼有呕吐物酸臭大便燥结者加合谷、金津、玉液;兼有胸闷眩晕,呕吐大量黏液者加膻中、丰隆;兼有进食后加剧,嗳气厌食,便秘者加下脘、璇玑;兼有胁痛呕吐酸水,情绪烦躁者加阳陵泉、太冲;兼有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者加脾俞、章门。

按:内关为手厥阴经之络穴,手厥阴经脉下膈而历络三焦,故可宣通上、中、下焦之气机,平冲逆之气。内关可宽胸理气,降逆止呕,是止呕经验穴;足三里可疏理胃肠气机,通降胃气而止呕。胃俞、中脘,分别为胃腑之背输与腹募,合用可祛胃中邪毒而降胃气、止呕逆;曲泽为手厥阴心包经之合穴,“合主逆气而泄”,以泻血法治之,有清邪热止呕吐的作用。

针灸治疗呕吐效果良好,因药物反应引起的呕吐,可参考上述治疗。呕吐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如脑炎)多种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必要时应去医院做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责任编辑:致知)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