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黄帝内经》中的健康心理学(2)

2010-08-26 15:31
来源:中医心理在线 作者:林辰 何清平
三、和调情志理心要法 《内经》在调理情志方面也非常重视,认为精神情志调和在防御疾病方面能起重大作用。这点我们可从《内经》的有关论述中求证
三、和调情志——理心要法
 
《内经》在调理情志方面也非常重视,认为精神情志调和在防御疾病方面能起重大作用。这点我们可从《内经》的有关论述中求证,如《灵枢·本脏》中说:“意志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这就告诉我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调和的情志,就可以适应外界的一切变化而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外邪侵袭,从而保证身体健康不受疾病的折磨。但如果人的情志活动过度或人体内在精神活动失调,则会损害身心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产生。如在《灵枢·寿天刚柔》中言:“忧恐愤怒伤气,气伤乃病脏。” 在《灵枢·口问》中亦谓:“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些论断十分形象地描述了精神因素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内经》还认为不同的情志变化对脏腑的病变有着不同的影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也说:“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的气乱,思则气结。”又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飱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情志因素的变化能影响心理的不健康,从而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要预防疾病,不仅要注意调摄形体,讲究生理卫生,以增进身体健康,同时还必须调理情志,讲究心理卫生,以增进心理健康,这样才能保持有健康的身体和强壮的体魄,减少疾病的发生,才会健康长寿。
 
四、节欲保精——德全要方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以上对养生之道的精辟论述,特别着重强调精神上要“恬惔虚无,精神内守”,才能身心健康而长寿。《内经》还强调要节制房事,惔于性欲,告诫人们要保养肾精。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指出:“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故半百而衰也。”《素问·痿论》则说:“入房太甚,宗筋驰纵,发为筋痿。”故以节欲才能保精,保精才能保全天真之气而康寿延年。
 
五、四气调神——养生要道
 
《内经》十分重视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如《灵枢·邪客》说:“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本神》也说:“顺四时而适寒温。”《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进一步指出:春时应使心神情志舒展条达,以顺春气“养生道”;夏时应使心神情志充实欢愉,以顺夏气“养长之道”;秋时应使心神情志安宁平静,以顺秋气“收养之道”;冬时应使心神情志安静愉快,以顺冬气“养藏之道。”还指出“阴阳四者,万物之终使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可见,要想身心健康,就应顺应自然,使自身的生理与心理活动与自然四时相适应。
 
六、情志相胜——调心要则
 
在心理疾病的调治方面,《内经》亦颇有见解。认为凡是不正常的或过度的心理活动,如不及时调理和防治,就可能影响身心健康,引起身心疾病,还具体地提出了三种心理治疗形式:开导对慰式、情志相胜式、刺激治疗式。从《内经》的原旨也可归纳为心疗、意疗和情疗三大类。
 
(一)心疗
 
《灵枢·终始》指出:“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寒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素问·移精变气论》也指出:转移病人的精神情绪,能改变病理心理状态等。如此,可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利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来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二)意疗
 
《灵枢·师传》说:“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可见,有意识地运用正常言行或改变环境等方法治疗病人隐性的精神损伤,能和其志意,定其心向,使其遂情适性,而身心自安。
 
 (三)情疗
 
《内经》很重视情疗,即五志相胜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后世医家继承并发挥了《内经》的情疗法,也有把情疗分为喜疗、怒疗、恐疗、悲疗和思疗五种疗法。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中蕴含的健康心理学思想,相当丰富,理论严谨,足以启迪后人。所以很有必要进一步挖掘、整理并发挥光大,这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健康心理学的内容,而且对预防保健事业有更好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