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居 >

【福建客家土楼】大山里的建筑奇葩(五)(2)

2009-08-01 12:00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伫立在宽敞明亮的天井,望着大厅里琳琅满目的楹联和富有音乐感的建筑结构,郑小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郑小瑛介绍说:那我当时脱口而出,我说如

伫立在宽敞明亮的天井,望着大厅里琳琅满目的楹联和富有音乐感的建筑结构,郑小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郑小瑛介绍说:那我当时脱口而出,我说如果能够有一部,表现客家人精神的交响乐作品,那多么精彩啊。

于是,郑小瑛请在闽西生活过的著名作曲家刘湲,创作交响乐《土楼回响》。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湲介绍:首先,第一点她就觉得这个肯定能够做成,在这个人身上,为什么呢?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区域,这个也是我很独特的一个历史,生活在这个区域,从小,几乎是一岁两岁的时候开始,最后到了十三岁的时候,才离开了这一片区域。

刘湲不负众望,经过三个月的紧张创作,圆满地完成了使命。

身为客家女的郑小瑛,决定亲自指挥这部由厦门爱乐乐团演奏的交响乐。

《土楼回响》共由五个乐章构成,是一部反映客家人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求生存图发展的历史诗篇。同时,也表现了异国他乡的客家儿女的土楼情思。

《土楼回响》自问世以来,先后在龙岩、厦门、福州、北京、上海、西安等三十多个城市,以及日本、美国演出了三十多场,得到了高度赞赏。

郑小瑛介绍:这部作品有了以后,我就一直盼望能够有机会,到海峡对岸,去与那里的六百万客家乡亲们,共享这部优美的音乐。但是,就一直没有这个机会。

2006年10月,郑小瑛如愿以偿,她带着《土楼回响》,来到了宝岛台湾。

《土楼回响》让台湾同胞找到了同根同祖的感觉。每场演出,都赢得了观众的泪水和掌声。

当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客家之歌》时,那首人人熟知的客家山歌,使音乐会达到了最高潮。

“你有心来俺有情喏,唔怕山高啊水又深呐,山高自有人开路喔,水深还有哇造桥人呐! ”

自然,郑小瑛没有忘记给了她激情和灵感的土楼。

2004年12月31日夜晚,在振成楼里,郑小瑛指挥着洋溢着浓浓乡情的《土楼回响》,陶醉在圆梦的幸福中。

阿哥出门往南洋,

漂洋过海去外乡。

祝哥身体多保重,

保重身体得安康。

人争口气佛争香。

在《土楼回响》中,李天生老人那首深情的客家山歌《阿哥出门往南洋》,同样打动了许多听众。

这首歌的歌词,是根据过去的真实历史编写的,表现了一位贤惠善良的客家女子,与去南洋的丈夫告别时的情景。

那么,李天生这位民间歌手,是怎样走进交响乐的呢?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湲介绍:当时下去采风的时候,李天生当时他正在田里边打猪草,就是水塘里边打猪草,非常有趣,来的时候叫老头唱的时候,张口他就唱了。我觉得,那当时就觉得,就定了,就是他。

唱红了国内外三十多个城市、经历了掌声和喝彩之后的李天生,又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土楼,继续展示客家山歌的魅力。

2008年8月,李天生再一次用《阿哥出门往南洋》,欢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

据家谱记载,吴伯雄的祖先由中原南迁来到福建。

清朝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5月,吴伯雄的曾祖父吴圣昌携家带口,离开永定县下洋镇思贤村,到台湾桃园县中坜乡创业。

花开花落,斗转星移。

此后,近一百五十多年,除了吴伯雄的祖父回过家乡外,吴家的上辈人,都没有回过思贤村。

吴伯雄的父亲吴鸿麟九十七岁去世,临终前,一直念念不忘回乡祭祖,并嘱咐吴伯雄一定要回故乡看看。

父亲去世后,回永定祭祀祖先,成了时常萦绕在吴伯雄心头的一个梦。

2000年11月21日上午7时,吴伯雄梦想成真,他的双脚,终于踏上了故乡的土地。

在当地宗亲陪同下,吴伯雄偕夫人进入吴氏宗祠,向祖先牌位上香、献茶、行礼。

祭祖结束后,吴伯雄来到村里的思贤小学参观,并会见宗亲代表。

2008年8月14日,第二次回乡祭祖的吴伯雄,欣赏了李天生等人表演的节目后,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承启楼和侨福楼。

承启楼早已闻名遐迩。1986年,邮电部发行中国民居邮票,承启楼的图案就列在其中。

那一天,由郑新彩担任讲解员。当走到承启楼的厅堂时,吴伯雄问道:这里是做什么用的呢?

郑新彩介绍:我说,是客家人、楼里主人,叫做议事的地方。我讲了我们客家人讲的一句话,有什么事到厅里面来讲。客家话说“有么介事,到厅里来讲”。这个什么意思呢,这个客厅是讲道理的地方。哎,吴伯雄先生听了我讲,就哈哈大笑,哎呀,对对对对对。他说。客厅就是个讲道理的地方。

在承启楼里接受采访时,吴伯雄感慨地说道:“土楼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建筑,更在于把人与人之间凝聚在一起的文化。它代表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敦亲睦邻、守望相助的精神。”

感受了土楼魅力的吴伯雄,在承启楼楼前栽下了一株香樟树,寓意客家文化根深叶茂,兴旺发达。

还在吴伯雄2000年第一次回乡时,谢耀承就赠给了他一幅,精心创作的国画《思贤村土楼胜景图》。

土楼画家谢耀承介绍:土楼是我们客家人的家园,海外游子都思念故乡,我知道吴伯雄先生是客家人,而且是我老乡,距离我家不远。所以我特地画了土楼给他,画了他家乡,哇,他很高兴。

在土楼里出生长大的谢耀承,熟悉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因此,在诸多以土楼为创作题材的画家中,他可谓得天独厚。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