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夫走卒可进,商贾名流亦入——富春茶社这样的地方,正是扬州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生活共存的代表”。
烟花满目的扬州不只园林漂亮,林林总总精致的茶点和街头小吃更让人眼花缭乱。至于味道如何,以扬州人自居的朱自清先生说过:“扬州是吃得好的地方,这个保证没错儿。”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说的是扬州人早上去茶楼喝茶,晚上去浴室泡澡的享乐生活。扬州老字号的茶楼,现在生意依然红红火火的就有富春、冶春和共和春,人称“三枝春”。
在扬州名气和瘦西湖不相上下的,一定是富春茶社。走进富春茶社老店之前,首先要经过一条百来米的小巷,两侧的摊铺一片刀光剪影,卖的全是扬州三把刀:“菜刀、剃刀、修脚刀”。巷子尽头,便是著名的富春茶社。
富春茶社本来是一家花局,栽培花卉盆景,在民国初年开始逐步演变为茶社。有120多年历史的富春茶社,有人用这样的话来形容它:“自从富春开门的第一天起,120多年来都是顾客盈门。”到过富春的名人数不胜数,朱自清、巴金、冰心、吴作人、梅兰芳等人都在店内留过墨宝。在这温暖肆意的季节,富春是何等的门庭若市就不难想像了。
交完钱拿单站着等位,等服务员招呼有位置的时候,方知还是不认识的几拨人拼桌。老店牛,老店拽,老店服务员看钱不当钱。当你在这里享受过一次“皮包水”之后,就会明白它是有它的资本的。
最先上的是茶,用青花大瓷杯端上来,青青翠翠的茶叶浮在上面,好看。富春茶社首先以茶出名,此茶名为“魁龙珠”,它是用浙江的龙井、安徽的魁针,加上富春花园自家种植的珠兰兑制而成的,取龙井之味、魁针之色、珠兰之香,用一江水融三省名茶于一杯,浓郁而淳朴。碧绿的茶在冒着热气的开水里打转,低头品上一口,茶水带着水墨画般清淡而悠远的余味,让所有的等待似乎都得到了补偿。一笼笼精美的茶点在你望我、我望你的等待中出场。包子是扬州早茶的当家品种,落座前经过富春的大厅,挂在墙上的“包打天下”几个大字分外醒目。富春不同凡响的包子又以三丁包为首。三丁包的面发得“软而带韧,食不粘牙”,鸡丁、肉丁和笋丁三鲜一体,鸡丁香鲜,肉丁肥美,笋丁脆嫩,咬进嘴里不得不相信名牌的魅力。翡翠烧卖的卖相尤其漂亮,荷叶边的薄皮包入青菜馅,口上点缀少量火腿茸,蒸熟后薄如纸的皮子透出碧绿的颜色,有如翡翠。千层油糕是扬州著名的细点,千层乃是形容这糕的层次之多,一层糕夹一层糖和猪油,至少有一二十层,层层相叠又层层相分,甜糯适度爽口。此三样同被誉为扬州点心三绝。
由于顾客太多,散客只能点成套茶点,不同套系包含的品种数量不同。这当中吃起来最有趣的当属蟹黄汤包。蒸熟的汤包单独躺在一个小笼里,皮薄如纸,几近透明,稍一动弹便可看见里面的汤汁在轻轻晃动。桌子上玻璃杯里插着的一把吸管,原来这里面全部是汤的汤包是用吸管吸的!品尝汤包还有十二字要领:“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热腾腾的汤包上来后不要心急,小心烫着嘴。细细品尝,蟹黄汤汁的鲜美和浓郁,绝不是一般地方能品尝到的。富春茶社除了点心好吃,还有很多著名的淮扬菜品,以清淡味雅、与面点配合见长。最能体现淮扬菜特点的经典之作大煮干丝刀工精细、价廉物美,绝对不可错过;水晶肴蹄香酥爽口,清炖蟹粉狮子头风味独到,鸡包鱼翅功夫独到,草菇花篮、富春鸡、叉烧鳜鱼、扒烧猪头等,无不滋味隽永,美不胜收。需要发愁的不是点什么,而是好吃的东西太多,肚量太小。告别富春的时候只有安慰自己,以后有机会再来一趟扬州,专门做美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