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中华饮食 >

【陕西】“biangbiang面”好吃字难写

2009-09-24 09:4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biang biang面,陕西关中民间传统风味面食,是用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制成的,一般是手工擀成长宽厚的面条。biang字因为过于繁琐,所以大家就直接称其为“b

biangbiang面

biang biang面,陕西关中民间传统风味面食,是用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制成的,一般是手工擀成长宽厚的面条。biang字因为过于繁琐,所以大家就直接称其为“biang biang”了。

美味biang biang

“Biangbiang面”名字的由来是源于开始做的面是从过去老人称的“biang biang河”(指渭河水)中取来的,从前的渭河水没有被污染,当地的人们挑回水倒入木桶,加几滴白矾沉淀后就可以饮用了。

biang biang面的面条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富有陕西面食“面条如腰带”的特色。口感上很有嚼劲,再配上“特色的”三合一酱料,真可谓是汤浓肉香,让你不知不觉的就吃了个底朝天。

biang biang 的传说

biang字的写法

传说,一位集怀才不遇愤世疾俗贫困潦倒饥寒交迫于一身的秀才来到咸阳,他路过一家面馆时,听见里面“biang biang”之声不绝,一时饥肠辘辘,不由得踱将进去。只见白案上摆满了和好的长条状面块儿,师傅拎过一块儿,扯住两头,顷刻间摔打成裤带般宽厚扔进锅里,顷刻间摔打了好几块儿,顷刻间从锅里捞出一大海碗,碗底事先盛着作料和一些豆芽青菜,自然要浇上一大勺油泼辣子,热腾腾端上来。吃罢摸摸口袋,身无分文,与店家商量决定写出biangbiang二字以抵饭钱。秀才心里嘀咕,嘴上嘀咕。秀才读书,也最认书,古往今来偏偏没有这“biang、biang”二字。“书上没有,岂可生造乎?”皇上可以造字为名,秀才岂敢与之比肩?秀才满腹心酸,一腔惆怅;寒窗苦读,功不成,名不就,众目睽睽下,落到赖账这般田地,天理不公啊!他一急,心里骂皇上:“什么‘日月当空照’?民间疾苦,哀鸿遍野;宫闱倾轧,豺狼当道;贪官污吏,横行乡里;我秀才寒窗苦读,就因无钱无人,打不通关节,获不取功名……日月何照之有!罢罢罢,你皇上能造字,我秀才何尝不能?”秀才一声大喝:“笔墨伺候!”只见他笔走龙蛇,大大地写了一个□!他一面写一而歌道:“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走咸阳。”一个字,写尽了山川地理,世态炎凉。

秀才写罢掷笔,满堂喝彩。从此,“biangbiang面”名震关中。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