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神
祭神的具体时间为节日的当天下午三点钟左右。祭祀仪式开始后,首先由主祭者带领人们迎接来自海上、天宫各位神灵、祖先进入神位,读祭文,紧接着是向诸神敬酒和献礼。在祭祀之后进行娱神的过程中,表演内容不但穿插了人们喜闻乐见、反映生活情趣的古诗词演唱、历史故事说唱等,还要唱“进香歌”、跳“进香舞”、“进酒舞”、“天灯舞”等。
《进酒舞》
舞者在劝慰神灵饮酒的《进酒舞》中,反复以双膝微颤的三角步进退往复于神案前,同时双手在胸前表演从小指依次轮指带动手腕转动的“轮指手花”和两手互绕、手指轮转拉开的“转手翻花”等柔美舞姿,以表达京族少女对诸神的爱戴和崇敬。
《采茶摸螺舞》
《采茶摸螺舞》从情歌“舞采茶”演变而来。歌舞中“桃姑”们(女舞者)用各种模拟采茶和捕捞螺丝的动作在歌声陪伴下翩翩起舞,把人们的思绪忽而带到绿茵葱茏的茶林,忽而又引向碧波喧嚣的海边,共同分享姑娘们摸螺捉虾的喜悦。整个表演像一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抒情诗,使人陶醉。此外,按京族古老习俗:未婚的男女青年,若各自制作的木屐大小、样式和花纹都同样的话,那么这对青年男女即被认为是获得天意撮合的夫妻。为此,京族民间便演变出述说为获得“天意撮合”的名分,恋人便私下“串通”花屐的大小、式样与花纹,使“巧合”成为现实的《对花屐》舞蹈。这些充满生活情趣的舞蹈,不但达到了“娱乐神灵”的目的,而更重要的是使人们真正获得了身心的愉快和精神上的享受。
(责任编辑: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