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重阳节,我们的耳边总会长久地响起一曲曲不朽的生命赞歌。
在距今约两千年的魏晋时代,那些炙手可热的权贵豪强们,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历史会与他们开这么大的玩笑,在青史上留下深深的足迹的,不是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竟然是一个文人。 直到今日,我们还总是无限依恋地回眸,仰望一个名叫陶潜的文人高昂着头,迎着萧瑟秋风,走进了一年一度的九月初九。

稍为过得去的人家,此时都在开怀痛饮,菊花酒浓浓的香味执著地传进他的鼻端。这位古往今来第一爱菊之人久久地坐在菊花丛中,一股至清至正之气流遍了全身。这时,江州刺史送来了菊花酒。他毫不拘束,也不客气,抱起酒瓮就大口大口地喝起来,直至酒尽人醉,方才高歌而归。
每个朝代,都有这样寂寞而高贵的灵魂。盛唐的九月初九,又走来了一位同样穷困潦倒的杜甫。他已是风烛残年,而且病魔缠身,客居异乡。但是此时,他心中装的,不是自己不济的命运,而是民生多苦。
为解烦忧,他抱病登山,孤独地一个人喝着手中的菊花酒。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的登山经历。那一刻,他精神的光芒照亮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灵。只见他挥笔写道——
重阳独酌怀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台
这就是发源于我市上蔡县,在中国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的重阳佳节——它早已不是普通的节日,而是以一种独特的风姿,牢牢地占据着历代骚人墨客的心灵高地。在这个节日的背后,也留下了一长串光耀万代的不朽名字和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