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老鼠嫁女:正在消失的旧时正月民间俗信(3)

2009-04-28 16:3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此外,除汉族外,正月十五彝民山寨里称为“老鼠嫁女节”。传说,远古时代,洪水泛滥,仅有伏羲姐妹因进戎芦而幸免于难。可是,当洪水退却后,他们

此外,除汉族外,正月十五彝民山寨里称为“老鼠嫁女节”。传说,远古时代,洪水泛滥,仅有伏羲姐妹因进戎芦而幸免于难。可是,当洪水退却后,他们却出不来了。是老鼠啃破戎芦,才将她们放出,人类因此才得以繁衍生息。古老的彝族山歌中至今还保留着“子鼠啃破红香木,露出王母绣花鞋”,“盘古出来开天地、伏羲姐妹闹人烟”之类的唱词。这大概就是由老鼠救人祖先这一传说演化而来的。至今,还有彝民认为老鼠与人分享粮食是应该的,因为是它们使人类获得了新生。一些地区的彝民甚至以为盖房,起屋后,如果没有老鼠作伴是件憾事。在他们看来,只有老鼠愿来之地才是吉地佳处,人住了才会粮丰财茂,吃穿有余,无灾无难。更值行玩味的是,彝语中老鼠叫“黑”或“阿黑”,而日子叫“黑妮”,意即“老鼠的日子“。于是不难发现,在彝民敬鼠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原始观念:人类(至少是彝族)的社会生活是从老鼠啃破戎芦放出伏羲姐妹时开始的。

农历正月第一个子日,朝鲜族亦在这一天要进行熏鼠火民俗活动。农家的孩子们在田埂上撒下稻草并点燃,以达到烧除杂草并驱赶田鼠的目的。这一项民俗活动,有利于灭鼠、灭虫,草木灰还可以肥田。另外,子日属鼠,在这一天燃一把熏鼠火,其象征性使人们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

民间艺术方面,以老鼠嫁女为题材的年画、剪纸、刺绣、蜡染、窗花等是吉祥图案的保留项目,过年过节时贴在墙上和窗户上。

(责任编辑:一步之遥)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