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婚礼”起源于蒙古远古年代,形成于成吉思汗时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蒙古族最有特色、最具吸引力、最隆重的婚礼形式。也是迄今保留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蒙古民族风情画卷,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史册中光彩夺目的一章。
“鄂尔多斯婚礼”素来以隆重的礼节、独具特色的仪程、生动优美的祝词而闻名。在鄂尔多斯民间,蒙古族鄂尔多斯婚礼的全部过程要持续三天三夜。
鄂尔多斯风俗,台吉之间互不通婚,同族的兄弟之间不说亲,这是促进后代优生、健壮的优良传统。
分辫出嫁
迎亲的队伍将在傍晚时分出发。新郎身着红绸长袍,腰束金黄宽带,脚蹬高统马靴,由领头人、祝颂人陪同,来到蒙古包前象征蒙古族人民勇敢精神的玛尼宏棋杆下,由祝颂人领头,在场宾客和韵,唱起欢乐的迎亲歌:“成吉思汗时代许下的婚礼,是草原上最欢乐的时机。抬出那肥壮的牛羊,摆上那丰美的奶食,让我们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纵情欢乐……”之后,迎亲的队伍扬鞭策马向新娘家驰去。
配弓娶亲
鄂尔多斯婚礼仍保留着男到女家娶亲的习惯。结婚那一天,男家附近另设一座披红挂绿的蒙古包,作为新房。包里包外都是穿着鲜艳的蒙古袍、欢声笑语的男男女女,新郎也换上崭新的装束,忙碌着准备去迎亲。新娘则在自己家的蒙古包内梳洗打扮,迎接新郎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