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跳花节女孩的精美头饰
贵州苗族跳花节(“欧道”)是安顺苗族最为隆重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节日,传说是苗族英雄人物杨鲁兴起的,至今安顺北门外的跳花坡仍以其名命名为杨鲁坡。“欧道”(“跳花”)是苗族人对自己民族的一种节日的称呼;另外,它还是贵州苗族人在自己节日上所做的一切文娱表演活动的代称或总称,比如说,人们在节日上跳舞或唱山歌或吹奏芦笙等时都可以说是在“欧道”(“跳花”)。“跳花”实际上是汉族对贵州苗族“欧道”的一种称呼,盖因坡上栽有花树而名,与苗语意思不尽相同。由于中国很多的非苗族人甚至是苗族人只知道“跳花”而不知道“欧道”,且用“跳花”代“欧道”。
跳花节上的精美头饰
跳花全都在农历正月间进行。节日期间,贵州苗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未婚男子背上十几床甚至几十床精美的背扇扇面,如是未找到对象女子可请兄弟代替,女子则用包裹包上银铃、银珠、银链等装饰品。由于受到现代化、全球化的影响,现在的男女青年穿民族服装的不多,另外,男子也很少穿民族服装,着民族服装的大部分是女子。跳花有固定的跳花坡,安顺附近有三个,安顺市所有的县区都有多处花坡。每个花坡跳花时间为三天。第一天栽花树,苗家人遥见花树而作准备,次日清晨前往;第三日,跳花结束,客人就近处苗寨食宿,饮酒吹笙弄弦欢乐。花树由寨老送至长期不生育者家中,不生育者见之大喜,宴请宾客。男女青年借此节日时间交友择偶,老人吹笙奏笛,以庆丰年。安顺附近的三个跳花坡从初四开始到初十二结束,每三天在一个花坡上进行,很多来贵州旅游的游客也情不自禁加入贵州苗族的跳花活动。
跳花场上,过去主要是男子吹笙舞蹈,女子摇铃执帕起舞附合,围绕花树翩翩起舞;现在主要是妇女唱主角,大部分是女子舞蹈男子吹笙或者女子吹笙舞蹈。跳花内容还有爬花杆比赛,有比射弩、比针线手艺,有武术表演、倒牛、斗牛,有唱山歌等文体活动,如今每年吸引很多中外游客前来贵州旅游观光苗族跳花。
(责任编辑: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