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乌孜别克族婚俗】欢歌笑语庆婚礼——讨休钱,搬新娘

2009-05-06 13:4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乌孜别克族传统的婚礼庆典,一般要持续四天,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动内容。第一天是举行证婚仪式(即“尼卡”)的吉日,在女方家举行,最为喜庆热闹。

乌孜别克族传统的婚礼庆典,一般要持续四天,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动内容。第一天是举行证婚仪式(即“尼卡”)的吉日,在女方家举行,最为喜庆热闹。这一天,新郎在自己家中,由男傧相和一群小伙子陪着,一边吃着丰盛的食品,一边吹拉弹唱,等待着幸福时刻的到来。而新娘穿着华丽的结婚礼服,由女傧相和女友们陪着,欢聚在邻居家中。女友们唱歌跳舞,为新娘的幸福欢庆祝福。

而这一天从一大早,双方的父母就共同在新娘家里接待络绎不绝的前来祝贺的宾客,上午接待男宾客,对男宾客的招待比较简单,男客们吃过抓饭后,跳一会舞,就告辞了。下午,女宾客纷纷来到新娘家祝贺,婚宴比上午丰盛许多。客人们围坐在地毯上,主人依次为客人倒水洗手,先摆上糖块、水果、奶茶等茶点,不多久又端上炖羊肉,最后又上抓饭,直到每位客人都吃饱喝足了,主人才肯撤席。这天下午,新郎的妹妹也要前来新娘家,新娘家用隆重的礼节欢迎,在她进门时,要在地上铺上一块长布,将她迎进家里,待为上宾。按传统习惯,吉日这天前来贺喜的客人,男宾都是空手前来,而女宾客都带着礼物向新娘母亲祝贺。

傍晚时分,有人前来新郎家报告,证婚仪式快开始了。新郎立即由男傧相和小伙子们陪同着前往新娘家,当他踏着铺在地上的花布或地毯进入新娘家后,随行的小伙子们嘻笑着争夺这块叫作“巴炎达孜”的花布。新郎站在客厅正中央,四周环绕着贺喜的亲朋好友,这时阿訇开始主持证婚仪式(“尼卡”)。他先举手诵读一段经文,然后问站在门槛外面,戴着盖头的新娘:“您愿意嫁给某某为妻吗?”新娘起初一言不发,直到阿訇连问三次以后,她才轻声回答:“愿意!”阿訇接着转问新郎:“你愿意娶她为妻吗?”新郎响亮地答道:“我愿意!”接着,阿訇按乌孜别克族的传统,将两块馕蘸上盐水递过来,这时,男女傧相要为自己陪伴的新人争先抢馕。据说,谁抢先吃到这块馕,以后在家里就更有权威,不会受气。一般来说,新娘总是让新郎先吃下馕,以示他一家之主的地位。

证婚仪式结束后,新郎一行就准备将新娘迎回自己家中。新娘换上男方送来的结婚礼服,带着盖头,由女傧相陪着向自己的父母告别,父母殷殷叮嘱新娘,做“都瓦”为女儿祈祷。新娘想到就要离开父母和姐妹,往往痛哭失声,依依不舍。最后在自己的姐姐、嫂子和女傧相的陪伴下,随新郎一同登上迎亲车,娘家人赶忙把嫁妆放到车上,然后打着手鼓,弹着热瓦甫,唱着婚礼歌“亚尔亚尔”,一路欢歌笑语,往新郎家而去。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