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中若一家有人病故老死,家属即在门外对天鸣放三枪,寨里的乡亲、邻里闻讯,便背着米、提着菜、拿着肉陆续来到死者的家里。男人们找来一点银器放进死者口里,说是给他到阴间时做摆渡钱。接着用红木树叶蘸水洗尸体,换上新衣入棺。棺一般在家中停放三天,每天早晚对天鸣放三枪。
出殡前,男人们抬起棺木,由死者的侄儿侄女在棺木底下来回钻两次才出殡。
德昂族葬式以土葬为主,也实行火葬。寨里建有公共墓地。死者不分姓氏,等级,凡本寨成员皆可入葬。棺木抬到墓地时,男人在地上挖一个长坑。一个男人,用一火把,在坑内绕三周,然后把棺木横着放进土坑里。死者的棺材是砍一株大树截一段(2米左右),剖成两半,按死尸的大小,中间抠空成槽形,将尸体放入内,合上棺木,用树胶封闭缝隙,再用麻绳捆紧,停放三天,死尸停放期间,全寨忌下地生产劳动、砍柴、舂米等,以示对死者的哀悼。据说,这是不让死者的灵魂来危害活着的人。死者的子女,各捧一捧土,撒到棺木上,随后大家才填土,真到填平。不建坟,不立碑。
坑填好后,在墓地的人都站起来,由一老者念咒语,大意是:死者和活人是两条路,死了的去找归宿,活着的快快回去。待老者念完,每个人拿树叶扫扫身体,家人和亲戚也不哭泣。大家头也不回地回村去,安葬就此结束。
葬后第七天,家属再请请佛爷念一次经,安抚亡灵。从此以后,家属既不认坟,也不献坟。
凡是正常死亡(指正常病故死亡者)的大人小孩都要实行土葬。病人断气时,要立刻把他从卧室抬到房屋内走道侧。待死后,将竹墙拆除一半,横置死尸。同时,用蒿枝蘸温水擦洗死者的身体,剃去长发,缠新黑布包头,换上新衣,仰卧,赤足,双脚平伸,双手置于胸前,作合掌状,用白线拴紧双指和双趾,把一枚银币放入口中。
但是对暴死、凶死、孕妇难产死亡或被杀害死亡、摔死、野兽咬死等算为非正常死亡。都要把尸体抬到墓地山箐中,德昂人认为是恶魔缠身,需实行火葬。火化后,留下的骨头用清水洗净放入土罐,葬于公墓以外的特定地方,既不超度,也不垒坟,更不献坟。
为什么德昂族人崇拜佛爷,不认祖坟?相传很早以前,德昂族的山寨有一个大头人叫腊有,他的老婆叫哈木。夫妇俩到40岁时才得了个儿子,取名阿托。阿托长到十岁,不幸得了疟疾,不久就死了。老两口哭得死去活来,最后请木工修了一幢阳光晒不到,雨水淋不着的大房子,把阿托的尸体放进去,每天派长工送三顿饭去。三年后一天晚上,长工照样送饭去,谁知遇上大雨,山洪暴涨,正在这时,长工看见释迦牟尼的三个弟子传教路过这里,长工便将手中的肉和饭虔诚地献给了佛爷。这天晚上,腊有夫妇同时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儿子对他们说:“我走了三年,直到今天晚上才吃到家里送的饭。”腊有夫妇大吃一惊,他们把长工叫来询问:“昨晚的饭送给了谁?”长工如实说:“送给三个佛爷吃了。”腊有夫妇感慨地说:“哦,看来献坟不如献佛!”从此,德昂族中死了人,埋葬以后,再也不认坟,不献坟,只到奘房里献佛。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