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一)(2)

2009-08-12 14:36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后来,耕人演变成司掌万物萌生的芒神,牛的模型或真牛均被加以彩饰,参加丰富多彩的迎春活动。北宋时,在立春的前一天,京城开封府要向皇宫进献春

后来,耕人演变成司掌万物萌生的芒神,牛的模型或真牛均被加以彩饰,参加丰富多彩的迎春活动。北宋时,在立春的前一天,京城开封府要向皇宫进献春牛(土牛),各重要衙署也置春牛(土牛)于衙署门前,以示各级政府重视农耕。到了立春之日的凌晨,将置于皇宫及政府各衙署门前的春牛打碎,是为“打春”。市民争抢被打碎的春牛残片,抱回家中,成为祛病、宜蚕、祈求丰年的吉祥物。从那时起,迎春、打春便成为一项重要的庆祝活动,在城市、农村展开。象征吉祥的牛,被画家及民间艺人画成迎春的年画及彩塑在市面上出售,很受人们欢迎。春牛图则成为年画、剪纸、刺绣等领域常见的题材。

民间的春牛图,常画一健壮的大黄牛,芒神被画成眉清目秀的放牛郎。芒神的穿鞋很有说头,如果是光着脚,则预示来年雨水大,要作好防涝的准备。如双足穿草鞋,则预示来年天旱,要农民作好抗旱蓄水的安排。如一只脚光着,一只脚穿草鞋,则预示来年是不旱不涝的好年景,农民们要辛勤耕作,勿误农时。

一幅《春牛图》在人们心目中寓意着丰收的希望,幸福的憧憬以及对风调雨顺的祈求,它是中国民间最常见的吉祥图案,也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喜闻乐见、长盛不衰的绘画内容。

人们都希望青春永驻,健康长寿。因此,以青春长驻,健康长寿为题材的吉祥图画,在民间流传相当广泛。“松鹤长春图”则是大家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祝福礼品。

松树是多年生长常绿乔木,耐严寒,不凋零。民间把松树作为经得起风寒磨难和长寿的象征。

鹤(丹顶鹤),是中国珍稀涉禽,其鸣声高亢响亮。《诗经》有云:“鹤鸣于九霄,声闻于天。”说它能飞得很高,在天上鸣叫。鹤被道家看成神鸟,在鹤前加仙,又称仙鹤。鹤的寿命一般在五六十年,是长寿的禽类。道教故事中有羽化后登仙化鹤的典故:传说晋时,辽东有叫丁令威者,学道于灵虚仙,后化鹤成仙,常回故里,鸣招城郭故人学道成仙。又说,松是百木之长,长青不朽,千年古松之脂能变茯苓,服食者可长生,故学道者爱在古松之下修行。《神境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荥阳郡南郭山中有一石室,室后有一高千丈、荫覆半里的古松,其上,常有双鹤飞栖,朝夕不离。相传汉时,曾有一对慕道夫妇,在此石室中修道隐居,后化白鹤仙去。这对松枝上的白鹤则是他们所化。这样,“松龄鹤寿”和“松鹤长春”的吉祥图画,就衍生出许多吉祥祝寿的图画来,成为从古至今民间美术作品和礼品中常见的题材。

在紫禁城太和殿皇帝宝座前,有一对吉祥物——象驮宝瓶。在明清皇帝陵寝的神道两侧,也有汉白玉圆雕的象驮宝瓶。这一吉祥物叫“太平有象”,也称“宝象”。

象原产印、缅、泰等佛教国家。明、清两朝,信仰佛教的皇帝很多,把佛国进贡来的大象,看成祥兽。在汉地佛教中,普贤菩萨的坐骑也是大象。从明朝起,每逢皇帝有重大庆典,仪仗中总爱用些大象。驾辇、驮宝也用它们。在北京就有专有供皇帝仪仗驯象的人员,由锦衣卫管理;清代归銮仪卫管理。象与驯象员都居住在北京宣武门两侧的驯象所,就是现在的象来街一带。象因身材高大,性格温和,善解人意,能帮助人完成强度很大的工作,被视为力量的象征。它四蹄粗壮,着地稳如泰山,所以在封建统治者看来,象是代表江山稳固、社会安定的标志。在象的背上放一宝瓶,有些瓶内再插放五谷,寓意太平有像、五谷丰登。因为“象”与“景像”的“像”字同音;“宝瓶”的“瓶”字与“太平”的“平”字同音;“太”在古汉字中与“大”同解,象背的宝瓶很大,应称大瓶,也可称太瓶。这样“太瓶有象”就成为“太平有像”的吉祥图案了。

中国古代由于战乱频繁,老百姓祈盼能过上平安日子,所以“四季平安”、“岁岁平安”的祝福语,连同吉祥图案,就同时产生了。四季平安的图案是一花瓶中插着月季花。月季产于中国,俗名:长春花、月月红,在中国有二千年的栽培史,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月季一年四季开花,在花瓶中总会有鲜花,插换不断,“瓶”与“平”同音,插入与安放同义,把四季常开的花朵安放瓶中,就是“四季平安”了。“四季平安”的另一种图案是在花瓶中插放梅花、水仙、山茶花、百合花、兰花。这几种花,在一年四季中交替开放,并且被文人士大夫赋予不同性格,在中国画及插花艺术中最为常见,这一图案也称“新韶如意”,是新春祝福时常见的年画内容及插花艺术品。与“四季平安”相似的是“岁岁平安”。图案是花瓶中插松枝或松梅枝,瓶下放鞭炮;松枝是四季常青之木,梅花为岁寒独傲之花,鞭炮是旧历大年燃放用的。因此,又称“岁寒清供”,意指迎新除旧之际最不可少的供需。这类图案最常见于绘画。除旧迎新放炮,是很古老的民俗活动。炮又称“爆竹”、“爆仗”,用多层纸包裹火药,接以引线,引燃炸响,其声震耳,始于宋代发明火药之际,民间认为能驱鬼镇妖,炸去晦气。此活动在火药发明之前,是在节庆之日,用火燃竹;竹爆裂有声,称爆竹。爆竹燃响炸碎,因有“碎”字声与“岁”同音,爆竹越多,碎屑越多,“碎碎”与“岁岁”同声,称“岁岁平安”。逢年节吉庆之日,民间都讲吃穿更新,忙活中不留神打碎一两件器物并不少见,但为求吉利,不能责备于人,只要连声说:“哎!岁岁平安,岁岁平安!”就万事大吉了。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