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礼舞:锡伯语“多若罗贝伦”,大多在男婚女嫁的喜庆时刻和贵宾光临的欢乐场面表演。其形式由一个男性青年表演,舞者视观众的民族成分,开始在舞步中插入各民族的行礼动作。如果贵宾光临,即首先贵宾行礼,然后按客人的年龄大小依次行礼。行礼舞,文雅庄重,虽时时透出幽默感,但富有分寸,绝不流于庸俗怪涎。
六、拍手舞:它的曲调叫“扎克处尔登登”。此舞主要由男性青年表演。舞时,时而双手击胸,时而双手拍腿,时而双手在头前上方相拍,时而在胸部左侧、右侧相拍,可拍身体的各个部位。在两个拍手的动作之间,其穿插的舞步,如同东北秧歌。拍手活泼明快,欢畅热烈,时时流露出幽默诙谐的情趣。
七、招媳妇舞:锡伯语叫:“赫赫胡拉热贝伦”,往往在年假日和婚礼上跳。小伙子踏着节拍表演恋爱情景,他舞步来到姑娘的闺房外,向着窗户招手示意。狗叫了,引来了姑娘父亲的警觉。老人故意咳嗽,小伙子吓跑了;但他不甘心就此撤退,带着夸张的表情,闲跳一阵,他又来到窗下。姑娘终于被他召唤出来,双双对舞,男欢女爱,情意缠绵。观众配合舞蹈动作,自发地学狗叫,学老人咳嗽,吹口哨助兴。舞者与观众心心相应,配合默契。
八、仿形舞:锡伯族民间亦称乌兰克。在舞中模仿许多禽兽的动作,滑稽夸张,引人发笑,给人美感,富有浓烈的喜剧风味。
九、耶尔克尔德克舞:这纯粹是年青人的舞蹈,可以是两个小伙子对舞,也可以一男一女同舞。动作特征是扭屁股,前后扭,左右扭,趴下扭。只有这种贝伦舞才允许表演者说话。
十、烧茶舞:锡伯语叫“查伊付伊不勒贝伦”,是女性舞蹈,它模仿一个主妇早晨拾粪、挑水、挤牛奶、烧茶、冲奶茶等等日常生活动作。烧茶节奏舒缓、细腻温柔,别具一格。
十一、醉舞:锡伯语叫“梭克托火贝伦”,这是男性舞蹈。醉舞,模仿喝酒,微醺酩酊,脚步趔趄,走不动以至醉倒的姿态。舞蹈幽默滑稽,具有讽刺警世之意。
十二、走马舞:锡伯语叫“着若莫林贝伦”。这是男性模仿马慢步、小跑、驰骋的舞蹈动作,尤其表现马在草坡上、水中、冰上行走的步态,形象生动逼真。
贝伦舞在锡伯族民间,家喻户晓,男女老少大都可跳其中的一、二种舞蹈。民间舞蹈家则可跳完全部贝伦舞。在行家表演贝伦舞的场合,只要观众说:“木丹呼拉西”(换曲调),乐手就弹奏另一舞曲,于是舞者就随着一曲曲舞曲翩翩起舞,直至跳完全部贝伦。在欢乐的节假日,在喜庆的男女婚嫁场面,在贵宾莅临的时刻,在打渔的河中,在狩猎的林间,在田间午休或在炉边长夜,时时处处,只要激起了歌兴舞意,锡伯族群众都可以狂歌纵舞,乐而忘情。
总之,锡伯族的贝伦舞是在民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娱性舞蹈,因而化妆、道具均从简,往往即兴起舞,尽兴而止。近年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歌舞团将它改编成男女集体舞搬上舞台,收到良好的演出效果。
锡伯族贝伦舞不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艺术地再现了锡伯族的社会生活、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反映了锡伯族人民的思想感情、民族心理、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极大地丰富了锡伯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同时贝伦舞为锡伯族舞台艺术的创作提供着不竭的源泉,锡伯族文艺工作者根据贝伦舞的原素材和风格创作出许多舞蹈,多次在地州、自治区、国家级文艺汇演中演出并获奖。因而它对传承和发展锡伯族文化艺术具有重要价值,且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