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手工制做陶器:慢轮转出的古老陶器

2009-08-21 10:10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佚名
版纳古陶的制作是一项很古老的技艺,在西双版纳,这种手工制陶技术已经面临失传的危险了。

慢轮是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在学会用手捏制陶坯后,发明的最重要的一个制陶工具。它使陶器的器壁厚薄均匀,形状更加美观。但很快,慢轮就被更加先进的快轮技术所取代,因为快轮更容易拉坯成型,满足了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大约到四千年前,快轮成了最普遍的制陶工具。时至今日,人们几乎看不到慢轮的身影。

而在西双版纳的傣族地区,竟然还保留着相当于新石器时期的古老制作工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时光仿佛在此停滞,让今天的人们能够在这个原始的工艺样本中回溯先民的智慧灵光?

制作陶器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独特的热带雨林风光和纯朴的民族风情,使这里成为中国最具人气的旅游城市之一。

傣家人自制的土陶透气性极好,在炎热的西双版纳,它无意中成了食物的保鲜盒,人们最开始觉得它很神奇,在使用的过程中,又发现它很方便,原料随处都是,制作又是如此简单,连烧制都可以随时随地兴起炉灶。加上西双版纳远离中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无形中又过滤掉不少外来文化的影响。原始的慢轮制陶技艺就这样和傣家人的生活一起延续了下来,无论岁月迁徙,世事流转。

慢轮制陶器的经济效益不理想,学习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从事这门手艺的也都改用快轮做陶了。

制陶就是捏泥巴,但并不是所有的泥巴都能捏成陶器。傣族制陶用的是一种叫“伊利石”的粘土。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曾经远离城区的曼斗村也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随处可见正在建设的工地。也许用不了多久,村寨周围就不会再有可以取土的空地了,取而代之的都是高楼和水泥路面。没有了粘土,人们想做陶也做不了了。

刚取的土不能立即用来做陶,必须先要晾晒干,然后用脚碓舂成细土,再用筛子过筛。等到和泥时,还要根据需要在舂筛好的土中羼入一定比例的沙子。和好的泥揉和“成熟”后,必须放入一个大钵中“发酵”,然后才能用来制作陶器。

刚烧好的土陶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首先是搓条的工序,之后要进行盘条,而最难的就是如何使用慢轮。

用泥条盘筑好的泥坯,要放至太阳底下晾晒,半干后就可以进行修整了。原始先民在发明陶器后,最初是用泥条盘筑的方法捏制陶坯的。但盘筑法做出的陶器,器形极不规整,器壁上还常常留有指纹。后来,人们才发明出陶轮来修整陶坯。最早的陶轮就是慢轮。它是将泥料放在陶轮上,藉其转动的力量,用捻拉的方式使之成型。

最后一步是给泥坯拍打花纹。然后再把陶坯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它们自然干燥,阴干后的陶坯就可以进行烧制了。

烧陶的地方就在自家的院子里。只见玉勐在平地上堆上一层一米五见方的柴火,然后将两百件陶坯码在上面,先大后小,依次摆放。难道傣家人的土陶要这样露天烧制吗?

一般来说,一天一夜就可以起窑,估计能烧得怎么样,这也不好估计。如此简陋的陶窑,能把那两百多件土陶烧熟吗?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