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流传千年的古乐,再现盛唐气象

2009-08-29 11:5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是唐代宫廷音乐传至民间后,经和民间音乐融合后演绎成的一种地方特色的民间乐种,带有浓厚的唐代风格。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是千余年来流传在陕西省蓝田县普化镇一带专门用于佛事、善事、祭祀的民间吹打音乐。水会音乐源于隋,盛于唐,是唐代宫廷音乐传至民间后,经和民间音乐融合后演绎成的一种地方特色的民间乐种,带有浓厚的唐代风格。历史上是专为做佛事、善事、祭祀而奏。按照演奏的内容和形式分为行乐(进行中演奏)和坐乐(室内诵经时演奏),其音乐旋律委婉、清雅细腻、悦耳动听。

行乐是取水时仪仗队在行进中演奏的特有的曲调,而坐乐需要在庙内诵经时演奏,其旋律委婉、清雅细腻、悦耳动听。蓝田普化水会音乐传承人邓印海就常常被坐乐的曲调迷住:“啊呀,演奏起来特别雅,特别的幽静。”坐乐常在夜深人静,庙内僧人诵经完毕后才演奏,意境非常美,听上去真是一种洗涤心灵的古雅音乐。

水会音乐在历史上主要为民间庙会、取水伐马角、大型祭祀活动、水陆道场等这样的佛事、善事、祭祀类活动伴奏,届时,人们便能见到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响起悠扬的水会音乐。后来水会音乐主要用于取水或作水陆道场时用,每逢过年时,也会在村中神庙前吹奏,作为祭祠性娱乐活动。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分为行乐和坐乐两类,因演奏所涉事由严肃、庄重,故从不用于喜庆婚俗场合。水会音乐质朴、清越、雅致、细腻,与激越、粗放的秦腔形成鲜明对照。常见曲目有《清江颂》、《小曲子》、《三联子》、《八板》、《宫调》、《老钉缸》等。

它的高雅与民间流行的龟兹乐不同。龟兹乐是盛唐时由西域引进,因当时被宫廷认为是不入流的低俗音乐,对之不屑一顾。而在民间却广为流传,至今风行不衰,无论谁家婚丧嫁娶都会用到它。水会音乐与龟兹乐不同,它的旋律委婉,清雅细腻,悦耳动听,称为细乐。经过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沉淀,原先盛行于蓝田各地的水会音乐如今仅在蓝田县普化镇能看的到了。

水会音乐显示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悠久和博大,填补了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块空白。其记谱方法、演奏技法都很独特,是独一无二的,它将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三者相结合,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一块重要的“活化石”。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